-
2012.09.06 科研:找到流泪的感觉
前天跟一个工业界的朋友吃饭,他说了一句让我很有感触的话,他说,他喜欢各种系统创意,有时候看到好的创意的时候,他会流泪。还记得有一次看电视,龚琳娜(唱最难唱的歌(忐忑))在贵州组建一个歌唱团选拔民间歌手,她在听一个歌手演唱的时候,泪流满面。一个是工业界技术人,喜欢创新,一个是艺术家,喜欢艺术表现,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经常能够感受到流泪的感觉。
-
2012.09.05 吴文俊:做学术不要总跟在别人后面跑
依然是衬衫比别人至少多一个口袋,依然是赤脚穿着皮鞋,肩上斜挎一个棕绿色小书包,脸上不时泛起“招牌式”的微笑……93岁高龄的数学大师吴文俊还是那般让人感到亲切。近年来深居简出的吴文俊,近日出现在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成立仪式及名誉主任、主任授聘仪式暨天津大学与汉柏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的签约仪式上。颇费一番周折,记者采访到这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当今数学界的泰斗。
-
2012.09.05 吴飞鹏:想想你要做点什么吧
我写了研究生“做什么都没有关系”,因为研究生还是学生,做什么都是学习。但是,一旦拿到了博士学位,参加工作,就不再是学习阶段,而是开始做事情。如果还停留在研究生阶段,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道从何做起,那么最好还是去做个博士后,给自己留点空间和时间,在缓冲中找到自己可以从事一辈子的科研方向。
-
2012.09.05 回避制度的形式与重要性
在评定职称、职务、级别及荣誉称号时,在评选重点研究室、技术平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及各种奖励时,在数不清的评定、评选、评估、评比活动中,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是保证“公正、公平、公开”三公原则的重要措施。当前执行回避制度有四种形式:①评审委员与受审对象有利害关系者,坚决回避,不参加评审会。
-
2012.09.04 孙学军:读公式减少引用的随想
今天看到赵老师介绍《自然》杂志上关于公式和引用关系的文章,开始觉得自然杂志有点俗气,对论文引用也看的那么重,竟然对另一杂志上一篇关于公式和引用关系的研究那么重视,专门刊登文章进行论述。不过从这篇文章中应该看出作者的高度,其实谈引用本身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作者从引用和公式关系上看到问题的本质。就是国际学术领域存在功利主义和庸俗化的趋势。
-
2012.09.04 写好科技工作报告的一点心得体会
向上一级领导提交科技工作报告是在科研机构工作的科技人员的一大任务。可是, 如何写好这些报告却是一门学问。具体地来说, 在什么时候写? 在什么情况下写, 报告的内容,写这些报告的目的,报告的形式是什么, 报告的长度该多少?回答好这些问题,对写好一份科技工作报告是很有帮助的。一般来说, 有的科研机构对主要科技人员定期提交科研工作报告是有一定规定的。
-
2012.09.04 海龟回国发展前的建议
老海龟给新海龟回国发展前的建议当今中国,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若论发展空间,当属中国!当今社会,贪腐成群、官僚当道,若论发展艰难,也属中国!留学生若想回国,必要明白上述事实,准备好应对上述现象,更要清楚自己的需要和优势劣势。不图改变社会,但图平慰己心。
-
2012.09.03 科研项目启动为何热衷搞“仪式”?
前不久受邀采访一个科研项目的启动仪式,归来之后颇感对不住邀请单位。要说这个仪式,确实壮观。官员、专家和记者上百号人,从四面八方被邀请去。除了一两个小时的启动仪式,各色领导讲话致辞略嫌枯燥外,其他项目还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比如,在高原的山沟里欣赏焰火晚会,比如三五天的免费旅游。作为记者,我的“采访”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和其他人一样做一回观众和游客,就算你自己要找点儿累受,邀请单位也不干:“这次好好放松,下次再采访。
-
2012.09.03 科研兴趣“广泛”好不好?
我这人有个毛病,科研兴趣太广泛。现在看我发表的文章,中英文各35篇,什么东西都有。典型的万金油!(如果有人说我不够万金油的级别,我就算百金油哈)。可哪个点都没做透。想跟各位讨论一下,这样到底好不好?(我个人觉得挺好,否则也不会至今死不悔改――理由如下)。
-
2012.09.03 成功不可复制,踏实干好眼前事
最近,听了几位在科研上或者其他事业上做得比较好的人介绍他们成功的心得体会,从他们介绍的经验中能学习到很多。但又感慨到,每个人成功的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能力、机遇、人脉等都是不同的,成功除了靠个人能力与努力之外,环境、机遇和人脉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