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6 杨振宁:年轻人,你们要敢于大胆猜想

90岁的杨振宁扶着96岁的林家翘,成为6月29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成立15周年院友学术交流会的动人一幕。在当天的演讲一开场,杨振宁就回忆起和林家翘的“一个下午的师生谊”,“那是在西南联大念大一物理时,管物理实验室的就是刚刚从清华毕业的林家翘,后来由于选课的冲突我转到另外一个班去了,但我做过他至少一个下午的学生。”虽为学术报告,杨振宁却并未讲物理学理论问题,而是通过与学生分享和大科学家交往的几个小故事和老照片,告 ...

2012.07.06 马臻:致参加“夏令营”的“准研究生”

进入7月,全国很多高校很多院系都将举办招收推免研究生的“夏令营”。在夏令营中,老师会向来自别的高校的学生耐心地介绍了自己的科学内容。学生头脑被很多信息狂轰滥炸,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在这样的场合,各有各的心情。老师总归希望有更多的好学生考自己的研究生,而学生总是希望先吃颗“定心丸”,哪怕以后不来。老师总归把自己的课题说得花好稻好,有的强调发钱多,有的强调有美好的前途。而学生总是希望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方向以便找一个好工作。 ...

韩健:成功的海归可以分成三类

2012.07.06 韩健:成功的海归可以分成三类

这段时间在国内,主要目的是拜访国际大药厂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向他们推荐R10K项目。因为R10K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高通量测序免疫组库来找到疾病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和能用来指导治疗的生物标记物(biomarkers).在国内碰到了很多成功的海归。所谓成功,无非就是手头掌握着大笔经费,管着许多人。总结下来,成功的海归可以分为三大类:(1)帮政府花钱的;(2)帮洋人花钱的;(3)在市场上赚钱的。很有趣的是,这三类人讲话的内 ...

2012.07.06 中国科学报:一线研究人员为什么不愿意做科普

科普,急需将一线专家的声音传递给公众,因为他们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有义务为公众进行科普。遗憾的是,一线专家很少走出“象牙塔”,目前在科普讲堂上比较活跃的是退休专家或者一些资深院士。对于公众非常想了解的一些研究进展,很少有一线专家愿意来科普。一线研究人员为什么不愿意做科普?制度使然。目前,对于一线研究人员的评价指标只有两个:一是能够拿到的研究经费,研究经费越多得到的绩效就越高;二是发表SCI文章,且每年一评估,每年一排队 ...

2012.07.06 韩健:老海归把好职位都占了吗?

无疑,那些早几年回来的海归都混得不错,比如2000年左右回来的。早几年,海归还有光环,也比较受重视。他们得到好的位置是应该的,因为他们承担的风险也更大。这就是机会,自己没能在最佳的时机回来,不能怪任何人。也不能说他们的水平不高,在国外混不下去才回来的。人家担风险先回来了,占据了好的职位,是理所应当的,说任何理由都没有用。说他们把好位置都占了,也未必。有这种想法的人,把机会放到他的鼻子下面,他可能也看不见。什么是机会?“ 机会 ...

2012.07.06 吴飞鹏:有了冠冕堂皇遮盖下的官本位规则,怎能有创新?

昨天临下班,收到一封邮件,貌似是领导在征询关于“规则”的意见。其实,这也就是一个认认真真走过场需要的步骤,就像戏台上亮相后的侧身、举鞭和抬腿后的那些动作,随着后台的鼓点,在台上绕一圈。这个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个科研人员,对中国科学,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的科教事业,因为它规定了,谁可以当研究员,谁不能当研究员;也规定了谁可以当高级研究员,谁不可以当高级研究员。其中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规定:支撑岗位是指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 ...

2012.07.06 王善勇:澳洲——冷暖人生

说起澳洲的人情,首先要从海关说起。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老婆和我,从美国出关的时候,海关人员就向审犯人似的把我俩查了个底朝上,不让我们带走美国的一片云彩。后来总算没查出什么有美国特别纪念意义的东西,才把我们放行了,但我们的心情也因此低落到了极点。而后我们大包小裹,一路风尘从美国飞到了澳洲。当我们出示护照,等待再次受审的时候,前面那个漂亮的澳洲女海关人员,满面春风,竟然跟我俩说了句中文:澳大利亚欢迎你们!然后没怎么查,就让 ...

2012.07.06 雷立旭:SCI and SCIENCE——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SCI

摘要:当SCI (= Stupid Chinese Idea)在中国横行时,本来可持续演化的science就被终结(SCIENCE = Stupid Chinese Idea Ends its Naturally Continuable Evolution)最近几年,科学网时而出现关于SCI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SCI是有益的,有人认为是有害的。比如说,有人说SCI谋财害命(孙滔,彭颢舒,“清算”SCI,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 ...

2012.07.05 高峡:为什么老科学家怀念以前或国外的学术氛围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学术界出现一个现象:一些老科学家在谈到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时,要么怀念几十年前的,要么怀念国外的,似乎只有在那里才看到科学精神的传承。而对国内的学术环境,较多的是批评和忧虑。现从学术氛围及学术交流视角,将很有代表性的几个老科学家的讲话举证如下:上世纪80年代起,钱学森多次指出:“在我们国家,不但是学术讨论气氛不浓,就是一个集体当中,封锁、闭塞、闭关自守等现象也非常严重。这是违反社会思维学的规 ...

2012.07.05 人民日报:我们亟需正常的学术批评

国内学术界有一个现象,就是公开的学术批评较少,私下的个人攻讦较多,缺乏对于学术观点公开的、客观的批评,而过多地在背后私下议论,甚至是进行人身攻击当前国内学术界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未形成良性的、建设性的学术争论常规。人类认识真理的过程是漫长、曲折的,很多曾被认为是真理的立论,在后来被证明是存在不足、甚至是谬误的。牛顿的经典力学被爱因斯坦推翻和限定,就是典型的例子。常规的科学研究,更需要一个健康的、建设性的学术争论氛 ...

上一页 1 2 3 ... 98 99 100 下一页 到第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