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B两类待遇的一个简要分析

2013.01.06 对“***”A、B两类待遇的一个简要分析

千人计划分为两类,创新型和创业型。前者主要是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的人才,后者是企业引进的人才(其实相当多的创业型千人是自己挑头在国内创业的)。本文的分析,限于创新型人才。

2013.01.03 杨叔子院士:做科研要有社会责任感

“要创新,就要有社会责任感。我相信,一个人如果真的有责任感,面对任何外界诱惑都会不为所动。”近日,就当前很多科研人员离开科研的现象,《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杨叔子对一些科研人员“逃离”科研的做法表示理解。不过,他强调,应该让有志于科研的人才安于科研岗位。“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转型期,情况比较复杂。

2013.01.01 期待海归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

大多数海归的学术水平高于国内同行,有少数还是远远高于,但是值得重视的是,他们却多数没能培养出水平等同自己或者接近自己的学生,这表现在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深入研究能力均比海归导师差,这是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科研缺乏创新的源动力。

2013.01.01 科研实在是一件奢侈品——玩命的名校教授

寒假来临之前,课程就已经基本结束,自己的精力就整天忙于2013年的NSFC课题申报:没有办法呀,搞不到钱,就无法生活!每年研究生面试,遇到很多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美眉,看到她们立志科研工作的宏伟志向,自己心中就不禁发笑:科研,那是训练魔鬼的行业。

大海龟能改变学术和研究环境及文化吗?

2013.01.01 大海龟能改变学术和研究环境及文化吗?

大海龟的引进非但不能改变学术和研究环境及文化,反而会将加剧学术和学术环境及文化的进一步恶化。在中国,学术成就决定了政治地位,这是有传统的。

2012.12.29 谈tenure制度

尽管有人说,美国实行tenure制度的最根本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学术自由,但如果拿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的用人制度跟美国大学的tenure制度相比的话,中国的制度在保障学术自由方面,显然要胜出一筹。

科研生活:让成绩来得慢一点

2012.12.29 科研生活:让成绩来得慢一点

上图是从我的一个朋友用<How to win before 40>做的一张图,在这张图中描述了几种典型成功类型,当然所谓成功是每个人自己定义的,也有公共认知的成分。A种人持续稳定增长,最后达到很好的高度,B种人属于少年早发,也可称为少年得志,但是高峰值后持续走低,C种人属于大器晚成,一直低迷,到了老年突然爆发。

2012.12.27 营造一个让学生永久留恋的课题组气氛

一个课题组中除了导师外,有硕士、本科生,许多课题组还有博士及博士后,本科生至少在实验室一学期做毕业论文,而硕士及博士一般在实验室做研究三年左右时间。

“千人”只值“百人”的十分之一!

2012.12.26 “千人”只值“百人”的十分之一!

某海龟大牛在“千人计划”实施前被某发展中高校(在国内高校中的地位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安营扎寨,招兵买马,迅速打造一座学校的科研“高峰”。“千人计划”实施后,海龟大牛申报溯及既往“千人计划”成功,成为学校的第一位“千人”。

2012.12.25 中国学术界:海龟、龟儿子和龟孙子

在中国学术界分海龟与土鳖,实际上非常不恰当。不仅现代科学和教育源于西方,就算是纯粹的国学大师陈寅恪,王国维这些人,也都是海龟。另外,解放前国内的很多大学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教会和基金会等直接开办的,教师里面几乎不是留洋的就是外国人。

上一页 1 2 3 ... 69 70 71 ... 98 99 100 下一页 到第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