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海归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

2013-01-01 18:25 来源:科学网 作者:徐 耀
字体大小
- | +

大多数海归的学术水平高于国内同行,有少数还是远远高于,但是值得重视的是,他们却多数没能培养出水平等同自己或者接近自己的学生,这表现在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深入研究能力均比海归导师差,这是为什么?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科研缺乏创新的源动力。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具体的实验技术,而是“有些事情人家发表后,我们觉得想法也不是很高深,做起来也不太难,但为什么我们没想到”?最终我找出的答案是,人家做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来自于实际需求,这个需求又往往来自于企业的产品开发,而这恰恰是中国科研创新最缺乏的动力。从发达国家回来的海归们原先做的都是比较新的内容,回来之后,这些新思想能够维持一段时间,但如果没有后续的需求刺激,新思想就逐渐褪色或者落后了。这样,表现在学生培养上,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

现实中,海归们除了面对学术竞争外,还要应付盛名之累。当一个人被作为人才引进,单位绝不只是看重他的学术水平,而是对他抱有更多期待,比如拿大项目,获得更高的荣誉,拿更大的项目等,这个人就成了回旋加速器里的电子。换位思考,这个期待也很正常,因为引进人才是用钱说话,实质上是一种生意,那么投资者期望回报就是正常不过的了。如果科研环境好些,海归有更多时间钻研学问,也应该能自由开辟出新天地、培养出好学生。

培养是个双方的事情。导师有意,学生无情,也不行。面对众多只希望拿个文凭了事的学生,导师只能揣着好想法而无奈。不可否认,最好的本科毕业生都给老外打工去了(国内或者国外),我们的大多数研究生求知欲不强,如何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是每个导师必须考虑的事情。

正视现实的生源情况,维持自己的先进科研思路,期待海归培养出高水平研究生,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