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4 导师论导

如何做一个比较合格的博士生导师?对于一个刚刚入职两个月多的导师来说,应该还没足够的资格来谈论这个话题。这两天参加了导师学院培训班的学习,要求每位学习成员写一篇“导师论导”的心得体会,于是乎,偷来这秋高气爽的闲暇梳理一下思路,想哪说哪,就不在乎是否成系统了。导师,顾名思义,起“引导”作用的老师。博士生导师只是在其前面加了个定语以区别通常的老师概念。既然都是导师,博士生导师该怎么导呢?做研究,导方向很重要。

2012.11.04 如何冷静面对课题的“撞车”和“即将撞车”

做科研这行的,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做错方向,吃力不讨好不出数据,而更怕的是辛苦做出来的工作遭遇“撞车”,眼看着课题要收尾了,甚至开始写文章了,某天pubmed的关键词alert往邮箱里一封邮件,别的实验室先期把工作发表了,那个懊悔没法描述,只后悔自己没抓紧时间晚了半拍,虽然还能发,但好好的工作被迫发到很差的杂志上。

2012.11.03 做一个被选的导师也欣慰

担任研究生导师8年,我很少主动挑选过学生,基本处于被选的地位。分析原因,这跟自己的性格、经历和所处的学术地位有关。性格方面:我的性格属于典型的不善于拒绝人的类型,有学生拜你为师,自认为那是学生看得起你,所以打心里高兴。一般而言,来者不拒。曾经影响我较深的一位老师,是我的博士后导师,他军人出生,有鲜明的个性,爱憎分明。

我与医学一路同行

2012.11.03 我与医学一路同行

生活像是一根线,穿过生活的每一天,那些经岁月洗涤过的,被线串起的,叫做记忆。和着黄土地长大的我,与城里的人相比,我拥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清清的水和秋收季节时沉甸甸的一望无际的金黄的稻子...还有坚定的梦想。深感乡亲们缺医少药的生活,我从小就树立了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的梦想。在我的 intership 中,我收获了很多感动。

2012.11.03 细心处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磨合期”

买辆新汽车刚开始几千公里不要开的速度太快,因为新车有个磨合期,如果速度太快,新车磨合不好,会影响汽车的寿命。夫妻结婚后,也有个磨合期,在这个磨合期内,各自都要细心处理,否则难过‘七年之痒’,甚至最后886。随着年龄增长,夫妻共同生活时间长,双方越来越默契。研究生与导师也有‘磨合期’。

2012.11.03 当理想和现实不一致的时候

在校内开讲座,结识了主持人小徐。他有志于出国深造,并探索在国内外任教的可能性。他根据听到的、看到的,罗列了国内外大学科研环境、启动经费、待遇的差别。我说:“你说的也许是事实。但问题是,当你做完博士后,想回国任教,而这里只给你这条件,你来不来?”他一下子被我问倒了。考验人的,不是理想和现实一致的时候,而是理想和现实不一致的时候。

2012.11.03 打工仔研究生改变我学习的轨迹

打工仔式的研究生是被人不齿的,学生不喜欢,用人单位也不喜欢招这类研究生。我毕业找工作时,就有企业招聘人员看了我简历后当面对我说,“你这样的不能叫研究生,只能算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别人怎么看那是别人的事,对于我来说,打工仔研究生改变了我学习的轨迹。

2012.10.31 话说学术带头人的重要性

在科学网上逛了三年,写了些博文,读了大概上万篇的博文,受益匪浅。各种高论,层出不穷。就比例来说,关于科学研究的话题占很大一部分。说高兴的比较少,报怨比较多。报怨基金评审不准,报怨论文被拒,报怨评估不公,埋怨职称评定没上,如此等等。其中的许多问题的确存在。但是,我觉得,大都牵涉到学术界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学术带头人的问题。

2012.10.30 生物医学科研创新的机会有四类

这几天在国内,昨天在北京国家微生物所讲座,又碰到“你们的技术平台比较贵”的评论。我在这篇文章里面讲过新技术贵的一些原因(新技术太贵吗?)。其实,新技术贵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不仅仅代表一个技术带来的成果,更代表着一个机会。我们搞科研的不能仅仅计算实验成本,更要学会去计算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抢在别人前面搞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投入。比如高通量测序,我在07年接触这个技术,当时454测序一次三万五千美金。

2012.10.29 中国科学报:科学精神与科研的本质

●如果我们超越科学主义的狭隘视野,便不难看到,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它的精神核心也应该是人文精神。●当今之中国,科学的时代尚未真正到来,但学术界反对科学主义,呼唤人文精神的声浪却很高。原因在于社会上狭隘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占据了主导地位。

上一页 1 2 3 ... 75 76 77 ... 98 99 100 下一页 到第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