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网上逛了三年,写了些博文,读了大概上万篇的博文,受益匪浅。各种高论,层出不穷。就比例来说,关于科学研究的话题占很大一部分。说高兴的比较少,报怨比较多。报怨基金评审不准,报怨论文被拒,报怨评估不公,埋怨职称评定没上,如此等等。其中的许多问题的确存在。但是,我觉得,大都牵涉到学术界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学术带头人的问题。我想分几个问题来谈,今天先谈学术带头人的重要性。
1980年初期,本人在斯坦福大学E.J.McCluskey门下学习,他是学术带头人。在每周的一次见面和一次讨论班上,他都指出研究动机是否有意义、有无创新点、应该做什么实验验证等等,他能组合所有这些研究,形成较大学术问题的推进。像这样的人是国际学术带头人。IEEE在遴选Fellow的时候,被推荐的对象分为三类:一类是有成就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尤其是那些开创一个学术或技术领域的人;第二类是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Technical leader);第三类是电气电子工程方面的教育家。实际上各大学、各单位在某些领域都有自己的学术带头人。常听说招收研究生的时候,导师很关心该生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说起来有些网友可能不太爱听,经验告诉我们,不同大学的毕业生素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除了他们入大学前的区别之外,大学的氛围、学术气氛和治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就像在中学,班主任老师比较活跃,他那个班就比较活跃;如果班主任老师比较沉稳,那个班也会如此。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庭也是一样。单位学术带头人水平有多高,就会带出一支有多高的研究队伍。如果学术带头人比较擅长理论推导,队伍在理论上常常见长;学术带头人比较擅长动手,队伍的实验开发力量就比较强。某些大学或研究机构在某一领域如果没有学术带头人,该单位基本就没有研究基础。1990年代有一位硕士毕业生,是搞容错计算的,分到一个研究所,没有容错计算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她告诉我,她采用的办法是给IEEE Transactions投稿。每次投稿过去,都会得到很详细的评审意见。她把这些意见看作是对她研究工作的指导,仔细推敲,修改后再投。这不失为争取学术指导的方法,也说明学术带头人是何等重要。
也许有人会问:学术研究就不能单打独斗吗?陈景润不是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做证明吗?单打独斗不是不可以,但是对于工程技术方面将是非常困难的。陈景润一直是在华罗庚先生的研究组里面,这个研究组国际知名,出了很多国际一流的成果和人才。现在许多新到非211、非985大学的博士、硕士们第一次申请课题常有失败的可能。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没有研究基础,或者提出的问题本身就不是科学界或产业界最关心的热门问题。当然也可能有个原因是该校太不著名,没听说过该校有这方面的研究基础和条件。所以,不必报怨。在你选择单位的时候,常常有那么一句话:是去做大庙里的小和尚;还是去做小庙里的大和尚?这是要自己首先拿好主意的。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坏处。这些都应该是预料之中的。
对于一个国家,各领域都需要有学术带头人。所以,国家出台“百人计划”“***”,我体会就是要引进各个小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推动全国的科学研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学术带头人和处长、局长、系主任、院长不同,不是行政任命的,而是在学生圈子里自然形成的。他们始终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小同行们看你研究的路子比较对、提出的问题有道理,你就可能事实上成了学术带头人。(当然也不排除给学术带头人委以行政职务的。)另外,学术带头人不同于总统科学顾问,中国人叫战略科学家。总统科学顾问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提出该国应该开展的重大科学技术工程方面的课题。譬如当年主张搞三门峡水库的战略科学家们,可惜他们(除个别之外)提出的主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带来了后患无穷。
从国际的角度,每一个小的科技领域都有一批学术带头人。没有这些人,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科学领域。一个人坐在屋子里,也可以凭空设想一些科学问题,甚至一个科学领域。但是,除了个别成功的例子之外,大部分是不能被国际认可的。没有国际认可,就不可能形成学科领域。你自己写出再多的论文都是无用的,忽悠国内人和政府不可能持续。我们看到,国内的许多重大科研课题和方向,嚷嚷一阵就无声无息了,原因就在于所提问题根基不牢、国际上和者甚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