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
- 
                                                                            2012.01.31张均锋:写在文章悲剧后 几天前,本人的一篇文章被本领域的一个顶级杂志据搞了。伤感之余,回头审视自己的工作,也发现其实悲剧早就铸成了,这种结果不过是一种自然发展的结果而已。其实,这是我第二次试图冲击同档次的杂志失败了。读硕士的时候第一篇文章,工作本身倒是没有多大的新意,但是结 ... 
- 
                                                                            2012.01.31魏涛:如何正确审稿 很多人都审过稿,英文的、中文的。每个人审稿都要写出相应的意见。当意见是同意接受时,无论指的毛病有多犀利还是什么,作者都能认可。但是当意见是拒绝时,作者本能的反应就是意见写的太过火了,或者根本不是针对论文的。那么应该如何审稿才能尽量避免引起作者的强烈不 ... 
- 
                                                                            2012.01.31临床类文章的外文写作与投稿经验 从去年8月份着手准备SCI文章,到今年1篇临床类文章成功接收,一篇小修,一篇大修,均已修回,虽然都是一些低影响因子的杂志(这跟个人水平及所学专业有关,泌尿外科number one杂志european urology也才8点多),但我对这样的结果已相当满足。通 ... 
- 
                                                                            2012.01.31利用Photoshop修改图片以达到投稿要求 软件版本为Photoshop CS V8.0.1(中文版),投稿要求参见Neurosci Lett(http://authors.elsevier.com/ArtworkInstructions.html?dc=AI1)。具体投稿要求各杂志均有差异。现代科学论文中,图片 ... 
- 
                                                                            2012.01.31两篇SCI论文被接收的喜悦和心得 做为研究生不可否认SCI论文在大家心目的地位三年的硕士或者再三年的博士我们一直开为之奋斗着痛苦着快乐着.而一些诸如submitunder reviewrejectminor revision or major revision的字眼则时刻牵动着我们那脆弱而且不 ... 
- 
                                                                            2012.01.31我的SCI写作、润色、投稿之路 (0) 引言在过去的2009年里,我写了3篇关于细胞生物/药理学方面的SCI论文(本人一作),分别投在IF2-5的SCI杂志上,经过了大半年的修稿,退稿的折腾,终于有2篇在今年初并且是同一天被接收(巧合吗?),另一篇目前正在审稿之中。兴奋之余忽然觉得应该写点 ... 
- 
                                                                            2012.01.31李文木:论文的意义与造假的恶劣 世界这么多科学家都在勤恳的工作,乐衷把他们的工作发表在不同高影响力的杂志上。为此有些人甚至不折手段,甚至伪造数据。当然,这在整个群体里比重是非常小的。那么为什么科研工作者要发表论文?鄙人认为发表论文的意义在于它能跟别的科学家分享经验,让别人少走弯路 ... 
- 
                                                                            2012.01.31王德华:学位论文的内容是可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 这个题目有点怪自己读着就别扭。性子急的会想骂人,整个是一句废话。读了赵老师:学位论文提炼出的文章是否应在期刊发表?一文,产生了一些疑问。同时担心如果有些研究生因此受到影响,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写几句自己的看法,以交流。引用赵老师博文内容:【学位 ... 
- 
                                                                            2012.01.31赵帅飞:写论文的基本境界 本来自己想写的题目是《我们究竟为什么写论文?》,但看到吕老师很有启发的文章《发表文章的若干境界》,干脆就把题目改成《写论文的基本境界》吧。这里所说的写论文其实等同于做科研。我们为什么要写论文?中国乃至世界每年发表那么多SCI,而我们究竟为了啥才去写论文呢 ... 
- 
                                                                            2012.01.31王晓明:为何中国的学术研究没有创新性? 中国的学术落后 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哲学研究的落后 也就是中国社会几个世纪以来就没有产生有创新思想的哲学家 有的只是象冯友兰王国维那样的哲学史学家 没有哲学家中国的科学家和社会学家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世界上漫无目的的寻找创新,更多的是西方的拿来主义。即便是学术的 ... 
- 
                                                                            2012.01.31余长庚:做博士论文期间发布论文要点 郁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吧:(1)没有课题或基金;(2)与导师关 系搞僵,开展工作受阻;(3)选题不好或者偏门;(4)生活拮据, 为经济受累,无心做科研;(5)实验不顺,理论不懂;(6)写作不 行;(7)投稿老是被拒;(8)软件不会使用,模拟仿真等不会下面就后面的郁闷解决提些我个 ... 
- 
                                                                            2012.01.31SCI 论文常用经典句型 Beginning1.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need for2. This paper proceeds as follow.3.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as follows.4. In this paper we shall first briefly introduce fuzzy sets a ... 
- 
                                                                            2012.01.31《自然》特写:外国年轻科研人员在中国 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一篇特写文章——《中国:大门已打开》(China: The gates are open),文章介绍了外国年轻科研人员在中国做科研的情况,并对中国的科研文化进行了分析。文章说,受各种有利条件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年轻科研人员选择在中国开始他们的 ... 
- 
                                                                            2012.01.31王晓波:部分杂志投稿经验 您经常在哪些杂志发表论文?对于这些杂志有何看法?已经投过稿的SCI杂志,列举如下:(1)Journal of Shellfish Research IF 0.875:接收,报道贝类各方面研究的杂志,该杂志接受E-Mail及纸本稿件。杂志审稿速度比较慢,一般至少需要三个月。我 ... 
- 
                                        
                                              
- 
                                                                            2012.01.31孙学军:发表SCI论文已经不是问题 刚才看到徐耀阳老师的文章《发SCI论文:难在英语不好?》,意思是发表SCI论文与英语无关,写的很好,将来一定要认真阅读,好好学习体会。徐老师认为,现在中国许多研究没有达到发表SCI的水平,其实也不是那么准确,我一个比较熟悉SCI的老师告诉我,一般国内2 ... 
- 
                                                                            2012.01.31徐耀阳:发SCI论文,难在英语不好? : SCI论文这点破事儿,在中国的《学术圈子》里是一个争议持续不断的老话题。在网上到处转载的文章《有些同行评议,不如SCI评价》,是我之前在科学网上发表的博文。: 前不久,大侠的博文《眼界比SCI更重要》,又让这破事儿在科学网上折腾起波浪。真想对大侠说,在中国不是 ... 
- 
                                        
                                              
- 
                                                                            2012.01.31国际期刊上的中国声音 上个月在参加欧洲脊柱年会期间出席了European Spine Journal编委会会议,关于该期刊的概况先前曾作过介绍(《<欧洲脊柱外科杂志>介绍》),在这里借助编辑部的幻灯片介绍一下中国大陆作者投稿和论文发表的有关信息。本文标题的语法还有待斟酌 ... 
- 
                                                                            2012.01.31徐明昆:论文迷信误导中国的科研评价(二) 1.发论文的初衷是争发明权行星轨道,三次方程形式解,微积分,勾股定理,新星发现,尺度随着速度而变,等许多问题的解决,首先发现的荣誉归属都产生过严重争论,情况很复杂,有时候确实是两个人独立发现的,有时候是抄袭或者借鉴。直至今日,仍然有大量的改头换面的抄袭。 ... 
- 
                                                                            2012.01.31吴国清:不得不说的“SCI论文” SCI:有人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a,已成为当代科研政绩观下的钢枪。十几年前,记得上研究生时,有一位牛人给新生做讲座,讲到《发论文一定要挑国际检索(EI)收录的,这样国际上就能看得到,不用追求牛杂志》。前几天和同事聊天,说到当年开始发《SCI》 ... 
- 
                                                                            2012.01.31赵永红:SCI罪与罚 SCI作为考评机制,其不合理性早已从技术上有很多分析,也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方法。比如,从SCI的数量,到影响因子,再到h-index,个人以为已经基本完成了,只是国内的考评体制需要跟上。在物理领域,有50篇论文引用次数达到50次,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对这 ... 
- 
                                                                            2012.01.31马臻:谈谈学术论文邀请稿 国外邀请稿的发表媒介有两种,一种是学术专著,一种是学术刊物。在学术专著发表文章大多不需要外审,有的是编辑自己看一下,还有的是编辑叫别人看一下。也有找两个外审的,大多比较《建设性》。应邀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有几种《由头》:其一是在某一个领域有些系列工作引起 ... 
- 
                                                                            2012.01.31华力为:说到投稿,我们都有立场和底线 前几周去别的编辑部学习经验,被教育到:编辑要有底线和立场,不能屈服于作者的无理要求。 其实作者也一样,不能屈服于编辑部和专家的无理要求。刚才在科学网上读到了王彤博士的"写在文章第六次被拒之后",心潮澎湃。总结了一下中心思想,王博士不完全 ... 
- 
                                                                            2012.01.31吴国清:论文PK蛋 引子年终总结,今年下了10个蛋,其中4个领导喜欢的蛋。和去年数量持平,营养因子还是很一般。不过属于货真价实的蛋,非剽窃蛋、非压迫蛋、非外购蛋,也非会议蛋。自我感觉还是良好的。下蛋的故事有个小母鸡终于下了个蛋,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怎么《咯咯咯》,一个老母鸡摇摇 ... 
- 
                                                                            2012.01.31吴国清:论文“牛”国是怎样炼成的? 诸多高校规定:硕士两年制,一年上课,一年进实验室从事科研课题;硕士毕业要求公开发表论文1篇。原本3年的学制压缩为2年半,然后是2年,——由此解决了扩招和资源紧缺的矛盾;原本鼓励发论文的要求变成了强制要求。------由此解决了科研业绩的问题。学生为了毕业,草 ... 
- 
                                                                            2012.01.31赵丽莹:审稿人应遵守保密原则 王铮老师的《我的审稿十诫:我对审稿人的道德的一定认识》写得非常坦诚和中肯,尤其是第三条《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我不审》让人肃然起敬;但是文中有一段话《现在为了培养学生,也为了加速,先让学生看看,让他们在批判中学习,发现重点,然后一定自己再看一遍,作出判断。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