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昆:论文迷信误导中国的科研评价(二)

2012-01-31 14:14 来源:丁香园 作者:徐明昆
字体大小
- | +

1.发论文的初衷是争发明权

行星轨道,三次方程形式解,微积分,勾股定理,新星发现,尺度随着速度而变,等许多问题的解决,首先发现的荣誉归属都产生过严重争论,情况很复杂,有时候确实是两个人独立发现的,有时候是抄袭或者借鉴。直至今日,仍然有大量的改头换面的抄袭。发现宇称不守恒的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还为文章署名次序而耿耿于怀。 甚至科学网博主也会争论谁抄了谁。于是需要有书面的日期为证,证明首发权。今日的期刊,都要求论文必须是首次发表,唯一投稿,都不厌其烦的注明文章何时收到,何时改毕。论文最原始最核心的功能,还是利己的,就是证明首发权。发论文客观上了避免别人的重复劳动,但除了人道意味浓厚的医学论文,利他动机对论文发表只有微不足道的驱动力。发论文一般限于发了还有荣誉,不发也没用,甚至会被别人抢走的发明发现。(比如陆家羲就是因为国内刊物拒发其论文导致痛失首发权)。但是我国绝大多数论文,包括SCI论文,那些混职称混毕业混结题的论文,并不是争首发权,既没有他引也没有影响,完全是垃圾。对个人或者集体有重要价值的发明发现,不仅技术,科学也会保密,比如核研究,大数分解,生物化学。也不一定科学才公开,技术也有公开的,比如著名的开源软件 Linux,不公开就没有人改进和传播它,就是死路一条 。

2.优秀的科研成果依靠媒体而不是论文来传播

这个小标题有点绕,有人说科研成果首先发成论文,新闻媒体才会报道。不错,见1,很多论文是为了抢首发权。但是论文是否有科学或者应用价值,主要还是看普通书报科普期刊的反响。据我所能想到的,所有重要的发明发现,都是依靠普通媒体传播的,是否发过SCI论文,发表在什么刊物,都无关紧要,比如勾股定理,费尔马大定理就是书边的几行批注,仍然是无人不知的大定理。相对论,牛顿力学,基因,哥德巴赫猜想,计算机,大大小小的炸弹,包括证伪的水变油,中国龙芯。。。如果一项SCI/EI论文的内容没有得到普通书报的广泛转载,基本上就能确定该论文没什么意义,很可能是垃圾。SCI/EI论文是给专业人员看的,读者极少,说不定许多论文根本就没有一个人认真读过。估计大多数普通人人根本就不知道SCI,EI为何物。如果经过大小同行公议,一个真正重要的发现发明出现了,不管是不是SCI的,专业人员一定会把它介绍给新闻媒体,或者书籍。新闻煤体不会关心那么多SCI,而是会挑选那些重要的科研成果来报道。判决一片论文的好坏,还是依靠新闻,科普而不是专业论文。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据SCI评价科研也是不靠谱的。

3.SCI怎样变成Stupid Chinese Index

SCI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就SCI本身来说,其索引功能帮助了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 通过其引文功能,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

刊物编辑部收到投稿后,一般会随机找3-5名大同行评审,基本按照如下标准Clear:·Complete: Correct:Concise,如果形式上逻辑上没有问题,就会建议刊发,刊发并不表示该文是否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评委和编辑部仅仅说,这篇论文值得公开,让同行来评议。对论文真正的评价,来自于论文刊发后在引起的反应。衡量期刊和论文质量的,除了影响因子外,还有及时指数(Immidiacy Index)和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 Life)。SCI论文极多。真正的好论文极少,其特点是会有高的引用率,而且会立刻引起轰动。 实际上,在国际上,一个人发表了许多没有影响的SCI论文,反而会对这个人会形成负面评价,因为一系列论文同时证明了他没有重要成果。SCI论文水到什么地步?我只说一个事实,可以花钱雇枪手发SCI论文,谁敢说SCI代表了先进水平,我假造给你看。

我国对SCI的使用,赋予了SCI过多的职能,现在评职称评基金一般挂钩SCI的数量,加上中国人会想办法自引或者熟人互引造成虚假的引用率,真理跨过了适用条件就成为谬误,美国的SCI一进口就变成Stupid Chinese Index。中国基础科学界要想利用SCI评职称评基金也可以,就只能承认那种引用较多,或发表后同行公认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要剔除绝大部分水论文,即那些混职称混毕业混结题的论文。

4.工科和理工融合的科技均不适用SCI

工科范围应用EI略好一点。技术在人财物的投入和时间的紧迫性都比自然科学要求高得多。清华那种工科大学,完全不必落入SCI的俗套.(待续)

5.只有中国在搞论文发表激励吗?

这是武夷山博主的文章,http://paper.dxy.cn/article/2012/01/28/17890他说国外也有论文激励。当然有。我对该博文的评论:国外也有论文激励。但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职称是和官本位挂钩的,中国的科研机构主要是国有事业单位,很看重论文。到了中国的私有研发单位,论文就是次要的评价标准了。经营贝尔实验室,IBM,MS的研究院,用论文评价科研,非倒闭不可。美国也有极少的国有的实验室,但是仍然是交给私营机构管理和考核,和中国实质不同,中国是行政化的管理考核,对每个人,每个实验室都要求SCI论文指标,做表面文章很在行。中国的计算论文的国有科研机构还没有倒闭,那是因为国家还在贴钱。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