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邀请稿的发表媒介有两种,一种是学术专著,一种是学术刊物。在学术专著发表文章大多不需要外审,有的是编辑自己看一下,还有的是编辑叫别人看一下。也有找两个外审的,大多比较“建设性”。
应邀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有几种“由头”:其一是在某一个领域有些系列工作引起编辑的注意(有可能编辑通过读文献知道,可能通过听你的学术报告,也可能认识你),专门邀请你写进展综述;其二是某一有趣学术专题的特刊,或者说“集结”,专门邀请这一个方向的相关研究人员写稿;其三是祝寿专集、追悼专集或者纪念专集;其四是重要国际会议的专刊。
应邀为国外学术刊物的好处是感觉发表更容易些。表现在送给谁审稿、审稿人对邀请稿件的态度和编辑对审稿意见的判断和决定。有的会议论文更是松,很多是互相审互相。另一个好处是相同范围的稿件集结出版,容易被做类似课题的同行看到和保留,在同一个特刊发表文章的作者更能注意到互相的文章。
坏处是有时出版周期很长。比如说截稿日期是6个月以后,有的作者1个月后就已经投稿,而有的作者一直拖到截稿日期过了才投稿。要等该特刊所有论文都审完才能集结出版,有的专刊发表周期特别长,比如Topic in Catalysis, Catalysis Today。
以下说说以前遇到的稿件经历。
博导曾参加美国化学会“手性表面化学”分会场,决定出个特刊,于是找了两个客座编辑,我们贡献了篇文章,发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博导被Surface Science Reports主编邀请写个综述,他让我写。我停下实验,写了7个半月,一共历时2年半,文章发表了。博导参加国际均相和多相催化大会,做邀请报告,可以投Topics in Catalysis,他把几个人的数据汇总起来写了篇文章,我第二作者。博士后导师被Advanced Materials邀请写篇综述,他让我写。我奋战数月后写出了。审稿还挺顺利的。博士后导师被Materials Technology, Catalysis Today, Nano Research,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ACS Catalysis邀请写稿。有的我是第一作者,有的是第N作者,都顺利通过评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