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1徐明昆:论文迷信误导中国的科研评价(二)

1.发论文的初衷是争发明权行星轨道,三次方程形式解,微积分,勾股定理,新星发现,尺度随着速度而变,等许多问题的解决,首先发现的荣誉归属都产生过严重争论,情况很复杂,有时候确实是两个人独立发现的,有时候是抄袭或者借鉴。直至今日,仍然有大量的改头换面的抄袭。 ...

2012.01.31吴国清:不得不说的“SCI论文”

SCI:有人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a,已成为当代科研政绩观下的钢枪。十几年前,记得上研究生时,有一位牛人给新生做讲座,讲到《发论文一定要挑国际检索(EI)收录的,这样国际上就能看得到,不用追求牛杂志》。前几天和同事聊天,说到当年开始发《SCI》 ...

2012.01.31赵永红:SCI罪与罚

SCI作为考评机制,其不合理性早已从技术上有很多分析,也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方法。比如,从SCI的数量,到影响因子,再到h-index,个人以为已经基本完成了,只是国内的考评体制需要跟上。在物理领域,有50篇论文引用次数达到50次,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对这 ...

2012.01.31马臻:谈谈学术论文邀请稿

国外邀请稿的发表媒介有两种,一种是学术专著,一种是学术刊物。在学术专著发表文章大多不需要外审,有的是编辑自己看一下,还有的是编辑叫别人看一下。也有找两个外审的,大多比较《建设性》。应邀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有几种《由头》:其一是在某一个领域有些系列工作引起 ...

2012.01.31华力为:说到投稿,我们都有立场和底线

前几周去别的编辑部学习经验,被教育到:编辑要有底线和立场,不能屈服于作者的无理要求。 其实作者也一样,不能屈服于编辑部和专家的无理要求。刚才在科学网上读到了王彤博士的"写在文章第六次被拒之后",心潮澎湃。总结了一下中心思想,王博士不完全 ...

2012.01.31吴国清:论文PK蛋

引子年终总结,今年下了10个蛋,其中4个领导喜欢的蛋。和去年数量持平,营养因子还是很一般。不过属于货真价实的蛋,非剽窃蛋、非压迫蛋、非外购蛋,也非会议蛋。自我感觉还是良好的。下蛋的故事有个小母鸡终于下了个蛋,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怎么《咯咯咯》,一个老母鸡摇摇 ...

2012.01.31吴国清:论文“牛”国是怎样炼成的?

诸多高校规定:硕士两年制,一年上课,一年进实验室从事科研课题;硕士毕业要求公开发表论文1篇。原本3年的学制压缩为2年半,然后是2年,——由此解决了扩招和资源紧缺的矛盾;原本鼓励发论文的要求变成了强制要求。------由此解决了科研业绩的问题。学生为了毕业,草 ...

2012.01.31赵丽莹:审稿人应遵守保密原则

王铮老师的《我的审稿十诫:我对审稿人的道德的一定认识》写得非常坦诚和中肯,尤其是第三条《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我不审》让人肃然起敬;但是文中有一段话《现在为了培养学生,也为了加速,先让学生看看,让他们在批判中学习,发现重点,然后一定自己再看一遍,作出判断。尊 ...

2012.01.31曹亮:说说我的投稿经历

昨天读到华编辑的博文《我是如何选择审稿人的》,觉得很有益处,已分享。今天读了华编辑的博文《说到投稿,我们都有立场和底线》之后,亦有所思,结合上面两篇博文,现将本人投稿经历做简单介绍(注意是经历,不是经验),供大家参考。以两篇国际期刊A和B为例,投稿之前将格 ...

2012.01.31赵尚民:第二篇SCI论文接收后有感!

昨天,导师邮件通知第二篇SCI论文又接收了,有点惊喜,不过平静的也很快,远没有第一篇SCI论文接收后长时间的狂喜与激动,不过中间的辛酸和挫折很少人知道!现在将2篇SCI论文的接收过程简单回忆一下:第一篇SCI论文先是投了一个国际刊物,直接被打回来了 ...

上一页 1 2 3 ... 53 54 55 ... 62 63 64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