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4徐匡迪:科学殿堂不容玷污

求真、求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真谛科学精神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达尔文曾经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

诺奖得主科比尔卡:科学家目标是做好的科学

2013.01.14诺奖得主科比尔卡:科学家目标是做好的科学

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 Kobilka),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理与医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2013.01.14科研教学之主动逃离与被动逃离

这段时间,“逃离”成了一个热门词汇,有人逃离科研,有人逃离教学。尽管逃离的形式各异,但从逃离的原因划分,可分为主动逃离和被动逃离两种。一、 主动逃离程代展老师在博文《昨夜无眠》中提到的那位学生属于主动逃离型的。...

2013.01.14关注研究生教育:导师不是不导而是太忙

“不是不‘导’,有时候实在是分身乏术,没时间‘导’。”电话那头,杨宁的声音既疲惫又沙哑。即便是连上8天班之后的周末,也片刻不得闲,处在评职称“节骨眼”上的他得加足马力 ...

2013.01.14再谈预实验问题

最近参加几次研究生开题报告,发现不少研究生甚至部分导师对待预实验的问题上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般在开展正式的科研前,都有必要进行预实验,其实在科研工作中,预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是决定一个正式实验是否值得继续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2013.01.13树木与树人: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驱动因素分析

培育森林的过程与培养人才的过程极为相似,所以才有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成语。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通常按照“发现问题—→收集数据—→揭示现象—→驱动因素分析&m ...

2013.01.13怎样培养研究生的“单飞”能力

我一向认为,年轻学人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单飞”能力极其重要。其实,不少著名学者谈过这一问题。本文从实例讲起,与青年朋友们谈谈为何要着重提高自己的“单飞”能力以及如何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不断提升这种能力。

2013.01.12科研故事:避免“小错误导致大问题”

科研中因小错误引发大问题的情况很常见,大到航天发射失败,小到发表论文被撤。为了避免小错误导致大问题,研究人员必须对原始数据有充足的了解,必须能够判断数据中的真伪和对错,这就要求科研人员经常亲临第一线,即使不能这样做,也应该对数据中的疑点保持警惕、追 ...

万人计划该优先资助哪些人?

2013.01.12万人计划该优先资助哪些人?

从第一批万人计划名单中,大部分人是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如果这个计划以此持续下去,必将成为一个“人神共愤”的人才工程。先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些人不应该再申请万人计划?(1),已经获得“院士”头衔的人事。

2013.01.12杨玉良:抱着功利目的选专业未来很难成功

“每个学科在一所大学里应该有各自的地位,在一所大学,各个学科如果没有合理的学科生态,这所大学必定会走向衰败和灭亡。

上一页 1 2 3 ... 62 63 64 ... 98 99 100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