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研究生的“单飞”能力

2013-01-13 19:47 来源:科学网 作者:戴 世强
字体大小
- | +

我一向认为,年轻学人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单飞”能力极其重要。其实,不少著名学者谈过这一问题。本文从实例讲起,与青年朋友们谈谈为何要着重提高自己的“单飞”能力以及如何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不断提升这种能力。

从一场应聘考查谈起

教学科研单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聘者或求职者头顶各种“光环”:出身于名校名专业,曾有名师指点,在名刊上发表过好论文(有时数量不小或影响很大),拥有各种荣誉称号。于是,欣然录用了此君,后来的实际工作中,却发现此君原来是“银样镴枪头”(其语义可见《西厢记》或《红楼梦》),在教学科研中成绩平平,没有什么大作为,甚至沦为“鸡肋”。吃了亏的用人单位一开始有些纳闷,深思之后发现:主要因为此君缺乏“单飞”能力。在优渥的环境里,在名师引领下,此君可能一度“辉煌”,然而,由于此前过分依赖于导师,从科研选题到演绎、完成,一直由导师把关、引导,因此,在老师的羽翼呵护之下,飞得“一帆风顺”;一旦放了“单飞”,就显得无所适从、无所作为了。

我所在的单位在这方面有过教训,近年来才开始“学乖”了,凡是引进新人,都要在学术骨干中广泛征求意见,并认真地进行由几位教授参加的详尽无遗的interview,甚至组织过越洋视频interview(参看以前的博文);有时还让求职者在全所seminar上报告自己的工作,让更多的人来判断其能力和引进的必要性。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对一位海归求职者的一次应聘考查。求职者已洋洋洒洒发表了一二十篇论文,有些刊登于所在领域的主流刊物上,还参加过几项大项目的研究,业绩似乎不错。那天,所里组织了为时4小时的interview,我也应邀参加了。求职者有板有眼地报告了攻博期间的工作,表述得相当清楚,然而其报告多次被打断,与会者连珠炮般插话提问:“这个重要的idea是你导师的,还是你自己的?”“这个模型是你自己建立的吗?”“这个关键性方法是你构想出来的吗?”“数值模拟的程序实现的难点是你自己克服的吗?”报告人一一如实作答。interview的主持人所提的问题尤显“刁钻”。在这场interview后的背靠背讨论中,教授们的一致结论是:此君虽有不少工作,但并不表明有足够好的“单飞”能力,因为工作的关键部分并非靠本人独立完成的,科研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高级程序员”,从而决定不引进此君。

事后想想,这样的interview特别给力,此后也就成了本单位人才引进的套路。

导师应该努力放学生“单飞”

学术职场新人的“单飞”能力欠缺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内。其中有制度性的问题,近来已有人进行了充分讨论,这里不加详察。只说说导师的责任。

我以前说过,导师指导学生的做法各不相同。打个比方说,有“抱着走”的、“搀着走”的和“引着走”的,等等。一般来说,我赞成第三种方式。方式不同,结果也不相同。这里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有一位蜚声中外的权威学者,在我所在的领域纵横驰骋了一个甲子,业绩骄人,而且多年的教学工作使得他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不少知名学者,其中有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杰出人才,他们大多是被这位老科学家早早放了“单飞”的。有一位年轻人他特别喜欢,一直留在身边工作。令人奇怪的是,这位学人却成绩一般,似乎没有单独的重要建树。究其原因,可能是所处的环境太优越了,后来又了解到,这位仁兄贪玩,不用功,最后以副教授职称退休。

因此,同一位导师,学生的成就各不相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许在于是否放“单飞”。导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单飞”能力,且应尽早放“单飞”。留在本单位的学生也有机会“单飞”,只要让学生不存在“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想法就行了。

学生应该尽早培养自己的“单飞”能力

在提升单飞能力方面导师有责任,但归根结底靠学生自己,必须在学生阶段就着力培养自己的“单飞”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我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

——自己的学习自己做主,尽早学会设计自己的学习。我曾就此谢过两篇博文(见链接),读者对象是研究生,但对更年少的也适用。大家要珍惜求学时代的光阴,及时做好学习规划和计划;时刻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在知识结构中的缺陷,与时俱进地加以弥补;根据“学分归学分,学问归学问”的原则,自主选课,特别注意选学难以自学的课程。这里不展开讲述了。

——竭尽全力培养自学能力。学会自学是管一辈子的事情,要学会长期有用的知识,读任何书,做到“不尽信书上所言”,反复推敲细思。

——尽早投入科学研究,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着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陈述问题的能力,先要留神观察前辈(包括导师)在这四个环节中的做法,仿而效之,在实践中形成适于自己的一套做法。对于导师的意见,不一定处处言听计从,吸纳其中合理的部分,随时做出自己的判断;每次与导师讨论问题,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拿出自己的方案与导师进行切磋。

——不断迎接挑战,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一旦独立地从事工作了,不要等靠要,一切问题由自己解决;碰到不如意之事(如基金申请失败),不怨天尤人,不轻易认输,跌倒了,拍拍灰尘,站起来再干。

当然还有更多招法,可自己不断创造。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