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2博士那点事:我不太理解的几个现状

不管是找工作,还是看成果、评奖学金,反正在这套学术体系里的各个方面,文章是第一位的。文章越多,似乎就越有水平,以至于目前的畸形。

农工党建议改院士为任期制 最多任两期

2013.03.02农工党建议改院士为任期制 最多任两期

农工民主党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的一份提案,建议除去院士的隐性行政级别,将两院院士由“终身制”改为“任期制”。提案称,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相当于副部级在我国几乎已公认。

2013.03.02评论:治理“豪华办学”要反思评价体系

近日,据媒体报道,教育部发出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强调要严格控制校舍建设项目的造价标准,不得搞豪华装修,坚决杜绝“豪华校门”。

2013.03.02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将启动

我国将从投入机制和深化改革两个方面入手,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根本转变。这是记者从3月1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博士路上的思考:知错改错

2013.03.01博士路上的思考:知错改错

写这些东西跨了一个假期,从总结变成了计划,最终还是决定写完。飘忽的思绪转化为实在的文字才更能清楚地展现一个完整的自己,也为了让走过的路有迹可循,没走的路清晰可见。

2013.03.01选择年长博导问题更多

昨天,张明光老师写了一篇博客,《博导不能太年轻》。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不认为全对。因为,博士生导师以年龄大小来区分,未免有些牵强。如果真的要牵强一下,我更认为博士生导师不宜太老。

关注中国式引才:行政化色彩浓厚

2013.03.01关注中国式引才:行政化色彩浓厚

在美国新泽西州东布伦斯维克,留学人员(左)在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与招聘方洽谈。“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冯小刚贺岁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说得尽管有些直白,却道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真谛。

2013.03.01中国科学报:善引才更要会留才

翻阅新中国的科技史会发现,这其实也是一部海外人才的归国创业史。彼时,中国的科研尚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以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不惜放弃国外的高薪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归国。

2013.03.01中青报:打赢中国科技翻身仗两手都要硬

几乎是同一时间,程基伟听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成功,另一个是这架拥有快速远程机动能力的飞机,其发动机是俄制产品。

2013.02.28专家称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意义更在宏观层面

在南京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所长操太圣看来,此次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理顺了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教育需要和本科教育管理体制保持一致。

上一页 1 2 3 ... 44 45 46 ... 98 99 100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