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23 在非名校里做科研的苦与乐
一晃毕业两年了,应该有很多体会才对。可每次登陆上博客,却又不知要说些什么。即便那些压抑的、哀伤的、期待的、窃喜的、激越的、无奈的感受涌上心头,却也持续不了多久,转眼就会被明后天的大情小事给冲淡,最后统统消散在厨房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里。就这样,冬天过去了是夏天,夏天过去了又是冬天。就这样,匆匆忙忙地,在这里工作了两年。这两年来,院校各级领导对我们这一批人寄予了很大希望,希望我们能在科研上做出一些成绩,在工作生活很多方面也尽 ...
-
2012.07.23 做了好的工作,应该让人知道
我上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有位理论物理老师讲课时说了一句有点拗口的闲话:你知道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让别人知道你知道了什么是更重要的。这是我研究生时代能记住的为数不多的几句话之一,也改变了我原以为的“做理论物理不需要与人交道”的观点。由于觉得自己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当时选择了理论物理做为自己的专业。在基础研究的发展中,除了个别横空出世的大家,象爱因斯坦,都必须融入主流中,才能对科学发展有所贡献。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 ...
-
2012.07.23 张铁峰:学位是怎样炼成的
每个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最终都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因自己也经历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之后又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为研究生答辩充当秘书,直到自己指导研究生,在此过程中,我逐渐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供分享。1 关于论文选题确定论文选题和内容是每个研究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你的导师有项目或积累的研究课题,那么你应该感到高兴(除非你特别不喜欢导师给你的课题),那意味着你可以顺利地从前人(师傅、师哥、师姐)那 ...
-
2012.07.23 三流高校青椒的纠结
一直都在科研中挣扎、迷茫着,记得曾经多次问过自己有没有科研的热情,答案是肯定的,再问自己想要做什么却得不到任何明确的答案。 这种状态归结于自己博士期间所研究的并非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而是跟随了导师的方向,但毕业后回来发现想要继续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有很多限制:一是单位的科研条件(科研设备、人员)不允许;二是可能会与导师的单位形成竞争——这是我不想看到的,也曾见过一些师生因此反目的例子;三是在一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得到各级 ...
-
2012.07.23 教学科研的三种境界:娱乐型、事业型和职业型
教学科研的三种境界:娱乐型、事业型和职业型最高境界的教学法是:寓教于乐。同理,最高境界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寓研于(娱)乐。因此,从方法论(关联到世界观)的角度看,可以把成千上万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归纳为三种类型:娱乐性、事业型和职业型。职业型:退休(离休)之后,对研究(和教学)就完全不感兴趣了;事业型:退休(离休)之后,仍然感兴趣做研究(和教学);娱乐型:活到老,娱乐到老,研究到老,教学到老。如果你退休后“洗手”不干了,那么,你就是职业型 ...
-
2012.07.20 王善勇:模仿与创新
记得以前有这样一个故事。应该是五六十年代吧,话说国家一发动机厂,很多高级工程师,专家学者联合攻关一发动机的项目,其实是进口的前苏联的一种发动机技术。为了要国产化这种发动机,当然要首先吃透该进口技术的基本原理。当时有一样本发动机,并有详细的图纸。我方技术人员当时的攻关热情十分高涨,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已经把这项新技术吃透了。但唯一让大家感到困惑的是,研究人员在这个进口的样本发动机里发现一小片肥皂。大 ...
-
2012.07.20 马臻:青椒面临的一些悖论
1)教学和科研的悖论:教一门课,对我来说,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包括看各种版本的教材、制作课件、准备试讲、课前再准备等等。要想教好课,花时间,当然会挤占些科研的时间。并且,入职初期,又要备课又要科研上证明自己,压力很大。备课所花时间是上课熟练程度的函数,教的次数越多,每次花的时间越少,可刚开始准备课程,花的时间特多。2)逐渐成长和盲目扩张的悖论: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阵容强大”,原因大家都明白,但问题是,一下子“阵容强大”,你有这个 ...
-
2012.07.17 科研生活:培养超视距的心灵
人总是活在一个具体而微的环境里,尤其是从贫苦地区来的人,自小生活的天地就更加狭小。在我的老家农村,有人一生活动半径竟然不超过10公里,有的甚至没有去过附近的集镇。生活的困苦加上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人没有能力去扩大自己的视野,终生生活在一口井中。今天的社会物质已经大大丰富了,我们可以走得更远,爬得更高,但是问题恰恰在于,我们的心灵有没有随着我们的视距的扩展而扩展。在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生活中,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
-
2012.07.17 强调官本位的科技体制再改革也是白搭
几年一次的科技大会,没有一次不讲科技体制改革,现行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得似乎也很清晰,那就是科研与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就像火车的铁轨,每次开完会,都号召学习会议精神,是歌声嘹亮,号角声声,似乎利国利民的科技改革马上就会启动,大批的创新成果触手可及,可过好几年回过头看看,需要的总是反思。科技大会又开了一次,议论最多的还是科技评价体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又是明里唱高调,暗地里生意好。中国的科技管理和评价就是官本位,放弃 ...
-
2012.07.17 饶毅:科教界行政职务到期皆宜公开招聘
众所周知,中国的官文化渗透到科技和教育界有副作用,例如:没有真正的任职评审,任职过长,不能产生最佳人选,等等。这些问题有难以一时改变的中国文化,也有可以实施的制度性解决办法,其中之一是:科教界的行政职位任期结束前都常规进行公开招聘。我的北大生科院院长任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坚持要北大组织招聘委员会公开国际招聘,以上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些人来问此事,我给他们拷贝了至少从2011年3月就在博客上开始多次说过的希望其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