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科大生命学院 、丁香学术
5 月 11 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磊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治疗》(Molecular Therapy)发表了题为「The MuSK agonist antibody protects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and extends the lifespan in C9orf72-ALS mic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渐冻症中神经肌肉接头受损的新机制,并发现了一种治疗的新策略。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也被称为渐冻症,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运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由于上下运动神经元的退行和死亡,导致肌肉无力、麻痹和萎缩,最后累及呼吸肌产生呼吸困难导致死亡。遗憾的是该疾病目前还没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往往在确诊 3-5 年内死亡。
运动神经元特别是位于脊髓的下运动神经元主要功能是传递信号给肌肉,控制肌肉的收缩。负责将运动神经元信号传递到肌肉的结构被称为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是导致 ALS 患者运动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在 ALS 疾病早期发生,远早于运动神经元死亡。然而,ALS 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的原因还不清楚。
图 1. ALS 早期会发生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导致肌肉萎缩,造成神经退行
本研究发现在 C9orf72-ALS 小鼠模型中,运动神经元通过分泌 poly-PR 蛋白抑制神经肌肉接头维持的 MuSK 信号的持续激活、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新机制。MuSK 激活的单克隆抗体注射到 ALS 小鼠模型,可以改善小鼠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改善动物的运动能力并延长了动物的生存时间,表现出 MuSK 抗体作为 ALS 治疗新策略的潜力。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特别是肌肉去神经支配是所有 ALS 患者早期的表现,因此该治疗策略有望在众多 ALS 患者中具有应用潜力。
图 2. MuSK 抗体改善 C9orf72-ALS 小鼠模型表型示意图
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科技大学李磊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孙双双和沈艺慧,上海科技大学李磊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奇杰为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