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0如何将写作技巧应用到极致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作者:施一公,男,1967年5月出生,河南驻马店人。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 ...

2012.02.15陈毅红:SCI论文英语写作体会

SCI论文对英文表达要求非常严格,在写作中要注意逻辑组织是非常关键的,在写前一定要将所描述内容烂熟于心,在心中有一个清晰逻辑。写作过程中英语单词的准确合理使用是读者理解论文内容的关键,在用词前一定要将该单词意义准确把握,如果随便使用一个看起来意义 ...

2012.02.15戴世强:说说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中的那些小事儿

经常有人说,有时,细节决定成败。诚哉!今天就来说说有关科技论文写作中的那些《芝麻绿豆》的细节。屈指算来,我为英文科技刊物润饰稿件已有四十余载,如今每年经我润饰的论文仍逾百篇。与四十年前相比,论文的第一作者大幅度地年青化了,估计平均年龄为三十郎当岁,也就 ...

2012.02.08无“SCI”论文 “天麻之父”“黄连之圣”评不上教授

药物研究专家杨世林有个担心:在现有的导向下,中国再也不会有年轻人愿意去跟天麻和黄连打交道。杨世林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这里是世界上五大药用植物专业研究机构之一。该所的老科学家徐锦堂被药农尊称为《天麻之父》和《黄连之圣》。经过多年在药材 ...

2012.02.08中国SCI论文数量与质量均有提高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下称中信所)今天对外发布了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下称国际论文)统计结果。统计显示,2010年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在数量上仍居世界第二位,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但在显示论文质量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上的世界 ...

2012.02.08科研考核标准SCI论文,怎可换学位兑经费

《论文是检测科研能力的很好标准,作为一个评价体系,SCI在目前应该是最客观的。》《关键是评估水平的问题,把SCI这样一个统计学的指标,与毕业、晋升、评职称挂钩,是对科学的伤害。》SCI,这个正在国内广泛使用的科研考核标准,成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建院二十 ...

2012.02.08SCI论文在中国变味!揭秘SCI"期刊数据库"真相

SCI论文在中国是怎么《变味》的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论文所发期刊的《影响因子》,的确对评价一个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实力有一定指标作用。但任何指标都有空子可钻,而指标一旦被《神化》,就会有钻空子的人。提到SCI(科学引文索引),世界上搞科研的几乎无人 ...

2012.02.08SCI之父:不能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

赵亚辉、王昊奎)被誉为《SCI之父》的尤金·加菲尔德博士日前首次在中国公众面前亮相,与数百名中国科教界专家、文献计量学专家和年轻学子对话。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明确表示,不能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应该运用更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S ...

2012.02.08中国SCI论文统计:突出被引次数,弱化发表数量

一年一度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今天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在北京发布。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共10.88万篇,其中1.68万篇(占15.5%)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平均线,较2008年的11.5 ...

2012.02.08唯SCI论文数量的评价体系必须终结

十多年来,在我国科教系统已经形成了以SCI收录论文数量为重要考核指标的论文评价体系。现在大学的学科评估排名,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评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申报,科研项目审批结题等,无一不以发表SCI论文的数量为重要考核指标和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 ...

上一页 1 2 3 ... 50 51 52 ... 62 63 64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