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1.24学生要不要给导师“送礼”
话说用这个题目有点标题党的嫌疑,因为“送礼”这个词在当前我们中国人眼里总要跟行贿受贿联系起来,是个比较敏感的关键词。
-
-
2013.01.24关于科研合作的体会
读研究生到现在,十年的时间发表了不少论文,但我本人为唯一主要作者(单独第一或通讯)的论文屈指可数。学生时代发表的论文,一般都是共同第一;工作之后的论文,一般都是共同通讯。
-
2013.01.24说说博士后研究的几个值得关心的问题
虽然大多数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仍选择直接就业,但是越来越多的学校的教学科研岗位已经开始要求博士后研究经历。这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至少现在刚开始读博士的学生,如果打算在好一点的高校找到合适的位置,现在就需要认真考虑这一选择了。
-
2013.01.23奖学金让学生更加急于发表学术论文?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如果得了,好多钱,比一年的生活补贴可能还要多。对于这样的好事,不管怎样都要鼓励那些做出成绩的优秀学生申请的。
-
2013.01.23国家科技奖:何时能“奖当其时”
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了第十三届获奖者——89岁的郑哲敏院士和74岁的王小谟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这是该奖项自2000年后第9次空缺。
-
2013.01.23中青报:“重点”大学办不好,该罚要罚
在“211工程”三期项目验收结束之后,中央财政首次向28所投资效益突出的高校发放了3.8323亿元的奖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通过奖优的方式,中央政府对3.8亿元的教育经费做了一次再分配。
-
-
2013.01.23自然科学一等奖为何连续4年空缺
我国获得自然科学奖的课题,平均出成果的时间为14年,这样的特点让基础研究要出成果就必须有“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和毅力,因而也让基础研究出成果的机率降低大奖难得!这是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布之后,很多人的感叹。
-
2013.01.222012年国家科技奖现五大变化
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本年度的评奖与过往有何区别?《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科技部奖励办主任邹大挺。他告诉记者,此次评奖活动是在国家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奖励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与以往的评奖活动有明显差异,主要发生 ...
-
2013.01.22中科院加快推进科技评价改革:摒弃论文数量,更重成果产出
作为我国科技“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将加快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摒弃数量评价和单纯的论文导向,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中科院院长白春礼1月21日在中科院年度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
-
2013.01.22新华每日电讯:“论文崇拜”撑不起世界科技强国
一边是科技论文世界第二的“论文大国”,一边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9次空缺;简单要求论文发表的期刊和数量,只会折腾掉大笔科研经费,于真正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并无多大裨益。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