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多数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仍选择直接就业,但是越来越多的学校的教学科研岗位已经开始要求博士后研究经历。这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至少现在刚开始读博士的学生,如果打算在好一点的高校找到合适的位置,现在就需要认真考虑这一选择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因为这些年来发展的不平衡,人们对博士后研究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多误区。比如:把博士后阶段看成一种新的学位;觉得博士后就是一种高级一点的劳动力;把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的关系等同于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等等。我们这里暂且把这些倾向起个名字,叫“后博士”化。至于所谓“师资博士后”,更是很多单位的博士后流动站因为多年没有人进站而面临被撤销危险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
为什么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后还需要一段博士后研究的“训练”(training)?当年邓小平就问过李政道这个问题。李回答的比较简单:(说得略详细一点,就是)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博士学位的“训练”已经显得不完全。
一个课题的研究可以大致分几个阶段:选题、研究、分析总结。而我们现在的博士学位研究,主要侧重于后面两个阶段。尽管要学生要做开题报告,但是大致的选题方向还是导师指定的(至少是导师非常具体地告诉学生哪一方面的工作可以试着做一下)。常常是论文已经做完,到准备答辩的阶段回过头来看(比如写学位论文的引言的时候),学生才对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科学意义在哪里、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等等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而至少笔者个人认为:开展研究工作,最重要的一环是选题。题目选好了,具体做是比较容易的。经常看到有学生抱怨说:文章的主要工作都是我做的,为什么导师拿去作为自己的成果到处讲?这里可能有导师的问题,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还不了解选题的关键意义。所以,要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研工作者,就必须补上这关键的一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博士后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自己选题、写基金申请——争取到资助,然后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在这个课题方面最好的实验室或者科学家,自己带着经费申请到那里去进行博士后研究。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退而求其次,是自己选题,然后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找理想的合作者和实验室,申请到那里做博士后研究。总之,自己选题是最重要的。这个“题”选得怎么样,或者看同行的评议(申请基金),或者看某一科学家是否看好(申请到一个实验室的具体的合作导师那里去)。找到了博士后的位置,说明至少有一个科学家觉得你的主意不错,值得一试。
可惜的是,上述的理想情况在慢慢改变。随着发达国家的年轻人学理工的越来越少、国内的博士培养水平越来越高,国内培养的博士在欧美国家或者日本找到博士后位置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国外的“老板”也开始把博士后简单地当成“劳动力”。这进一步导致了国内的博士后的“后博士”化。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基金现在向博士后开放,使得很多国内的博士后可能得到比国外博士后更好的“选题”、申请基金的训练。美中不足的是,对每年6-7月取得学位的博士们来说,第二年3月申请基金,最快要等到第三年(也就是进博士后流动站一年半之后)才真正拿到资助。而博士后研究一般是两年,延一下也就是三年——最多也只有一年半的项目研究时间。
所以笔者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应该设专门的博士后基金取代博士后申请青年基金的规定,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前就可以申请(比如期待5月或者9月答辩,3月就可以申请),但是要得到博士学位、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以后才开始资助(比如当年11月通知、第二年1月份到款),时间两年(得到资助的要求做3年博士后,完成基金任务)。申请的时候要求依托打算去做博士后的单位,且合作导师必须是项目组成员。资助额度可以比青年基金少一点(时间也短——两年而不是三年),比如15-20万。这样会大大促进我国博士后研究的“正常化”。真正起到博士后训练应该起到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培养出一批年轻的学术骨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