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5.13青年学者的机会与劳累
青年学者的福分 上个周末,几位海外的年轻朋友,在微信上群聊,聊至半酣,催约我加入互动,对我这个年龄,这种交流方式有点过于时髦,学了好一阵才适应。
-
2013.05.12研究生毕业答辩季的老生常谈
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后,按时间排序基本是忙完了自然基金申请,就又到了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评审和答辩的季节。好在我今年没申请国家自然基金,所以基金申请方面还稍微轻松一点。
-
2013.05.11谈高校科研激励
科研激励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一系列激励政策的总和,包括职称评审、评价、奖励、科研经费配套、甚至行政职务等政策。
-
2013.05.11中青年导师应当坚守在科研第一线
一位和我关系较好的中年教授(也是一位博士生导师和处级干部)经常会来我办公室聊天,通报他课题组科学研究进展及国内学术界的相关新闻,同时也是想从我这儿听到一点忠告。
-
2013.05.11科研生活:学会弯道技术
在标准赛道进行长跑比赛,一多半都不是在直道上跑步,而是在弯道上跑步。由于人平时走路基本上都是按照直道方式进行,弯道就成了几乎所有人的弱项,需要特殊训练才能掌握技巧,因此弯道技术成了长跑的重要技术。
-
-
2013.05.09正面阳性结果太多
科研既然是探索性的,那肯定失败比成功要多。成功的事例要记载下来,失败的事例也应记载下来。而现实情况不是这样的。
-
2013.05.07如何对待圈外“科研人员”?
科普作家Margaret Wertheim女士于2011年发表了一本著作,Physics on the Fringe: Smoke Rings Circlons and Alternative Theories of Everything(处于边缘的物理学:烟环、循环子和异端万物理论)。
-
2013.05.07提升学术道德的三种模式
近年来,随着各类学术不端事件的频频曝光、以及如雾霭般蔓延于学术界的浮躁氛围,已经从总体上影响了中国的科技界从量向质转型的进程。
-
2013.05.05博士生发表的文章未署导师名字能申请学位吗?
不久前参加某校的博士生论文答辩,待投票时,有答辩委员发现该生发表的主要论文未署导师名字,提出可否申请学位的质疑,疑问有二:一、导师未署名,如何体现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二、学生是否缺乏对导师应有的感恩和学术回报?多数答辩委员也认为该生的行为欠妥,未能很好 ...
-
2013.05.05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
一名导师一盏灯。导师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是研究生的科研“导航人”。当好一名导师是一门大学问,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们言传身教,将“治学必先做人”贯穿于培养全过程,落实在细节 ...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