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5.17对“停止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的看法
关于《科学》杂志的这篇社论,我个人的感觉如下。一、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影响已经形成国际趋势。这个方法肯定存在问题,因为影响因子是杂志评价的指标,从来不是为评价科学家用的。
-
2013.05.17停止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
早上到办公室,打开邮箱,看到今天Science杂志的社论“Impact Factor Distortions”。主编Bruce在社论中说: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在内的75家机构和150多位知名科学家在2012年12月举行的美国 ...
-
-
2013.05.17投稿信:推销你的稿件
出版空间以及编辑关注度的竞争异常激烈。将原稿投送给杂志编辑,附上一封信“原稿请见附件”是远远不够的。投稿信是你与拟投杂志直接交流的机会。
-
-
2013.05.17文章讨论部分:揭示研究的意义
“讨论”部分非常重要。在这部分,你要把“结果”中展示的证据线索和“引言”中的背景资料关联起来。遗憾的是,许多作者(特别是来自非英语国家的作者)常常不够重视“讨论”部分 ...
-
2013.05.16小SCI文章也可以有大影响
不少人现在逐渐开始注重文章的引用,这是一种进步,但是提高引用也有技巧和策略,我这里以两篇我们的高引用论文为例谈谈经验。
-
-
2013.05.12青岛大学学者因无法重复实验撤销一论文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实验室研究》(Laboratory Investigation)刊登一份撤销声明:应作者要求,撤销一篇来自青岛大学的以吴力群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
-
2013.05.09不少科研人员不懂SCI
SCI最有名的是影响因子,就是用一个杂志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来表示一个杂志的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其实这根本就不是SCI最有价值的内容,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 Index 缩写:SCI)。
-
2013.05.09SCI文章的“处女作”被JBMR接收
工作很长时间了,迫于升职称的压力,不得不写SCI文章了!断断续续做好了实验,从去年夏天开始构思、动手写。毕竟英语功底有限,虽然平时也看文献,但真动起手来还是有点棘手。
-
2013.05.09文章被拒的原因:没有引用别人的工作
之前完成了一篇文章,计划投到TED。投稿的时候,发现上面可以选择责任编辑。一个一个看下来之后发现还有认识的。是我们这个领域上的资深的前辈,前年一帮人还给他举办了一个退休仪式,我也去捧场了。
-
-
2013.05.09SCI论文如何选题
想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文献,就必须了解国际研究动态,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合拍的课题。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科学研究选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