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很长时间了,迫于升职称的压力,不得不写SCI文章了!断断续续做好了实验,从去年夏天开始构思、动手写。毕竟英语功底有限,虽然平时也看文献,但真动起手来还是有点棘手;在完成工作、家庭琐事之余,前前后后写了3过多月,我的初稿终于“震撼”出炉!
根据所做的这些实验,投稿时,选中一个影响因子为 IF1.5左右的期刊,在经过1个多月的审稿,被拒。理由是部分实验不完善,设计有漏洞,当然还有很多语言问题!但感谢这个提尖刻意见的审稿人,让我知道了文章中的致命弱点。根据他的comments,我又重新补了实验,文章的思路重新架构,与2月初投给了“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IF:2.6),终于在经历过一次大修后,今天发过来邮件表示可以accept!
这是本人第一篇SCI文章,虽然分数不高,但意义重大,可以带我跨进职称申报的门槛;当然,也是属于我自己SCI文章的“处女作”!
其实,我并不喜欢做实验,我也不喜欢去弄这些文章,我只喜欢好好当个医生给病人看病!我不明白,为什么搞好本职工作不行,非要弄什么SCI文章才能升职称呢?难道会写SCI文章就一定可以当个好医生么?我觉得,医术高加上学术牛的,那是个厉害的医生,但不一定是个好医生!
是不是个好医生,我觉得应该由病人说了算,而不是由SCI文章说了算!
投SCI文稿完全是被逼的!我非常感谢第一个杂志的审稿人,他很客气并很耐心的的指出了我文章中的不足,意见整整写了近1张半纸(我贴在word中,是单倍行距,小四号 Times new Rome字体)!由于是拒稿,他没有提问,全部为对文章中的评论,甚至还加了几条参考文献让我看。正是他的意见让我看到了补救的的希望,补了两个小实验后感觉文章上中看不少;所以第二次我选择了JBMR:A;在JBMR中2个审稿人,一个给的评价不错,没提实质性问题;另一个就文章的几处疑惑提出了他的看法,我在修回中仔细的回复了他的问题(当然,在得到近乎是native english speaker级的老师的鼎力相助后,一次通过!
被拒千万不要灰心,要相信自己的作品总会有人欣赏的。就好比演员,不是个个都是大明星,电影角色中的小人物不是很多吗?照样有人喜欢的。投不中大不了换个杂志投,重要的是不能有明显的漏洞,千万不要将就就投出去了,自己都感觉有漏洞,那审稿人能看不出来?
谢天谢地、谢谢大家!总算有个小小的开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