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期刊,允许「一稿多投」!急着投稿的科研人集体发问:一稿多投会完全开放吗?

2024-08-10 18:30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STDX
字体大小
- | +


对于「一稿多投」这个词,身处学术界的大伙儿绝不可能感到陌生。

一方面,它是在每一份学术道德手册中都被明令禁止的、让人谈之而色变的「学术不端」;

图片来源:知乎

另一方面,它似乎又是当今学术圈高度内卷、作者与期刊权利不对等的现状下,许多底层硕博青椒不得已而为之的「潜规则」。

图片来源:知乎

一边是学术道德,一边是生存压力,这样的矛盾实属令人无奈。

但现在,我们似乎终于看到了一丝穿透乌云的曙光。


可行的「一稿多投」

截至当前,两家国际顶尖的学术出版商 ——Cell 和 Wiley 已经开始对出版社内部的「一稿多投」行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去年年底,Cell 出版社便宣布推出了「Cell Press Multi-Journal Submission」审稿系统,允许作者将论文同时提交至出版社旗下多种生命与健康科学领域的期刊,以及一些与 Cell 出版社合作的学会期刊,至今涵盖了共计 26 种刊物。

图片来源:Cell Press

而当作者在该系统内提交论文时,出版社将通过「集体审稿」制度来评估稿件是否适合在 Cell 旗下的期刊上发表,并委派一位专职编辑指导并帮助作者走完整个出版过程。

据出版社一位编辑称,这种模式下投稿的文章送审率更高,并且论文最终被接收的概率也更高、出版周期更短。

无独有偶,今年五月起 Wiley 也跟进了对于「一稿多投」的支持。

图片来源:Wiley 公众号

通过与预审稿平台的合作,Wiley  上线了 10 种涵盖了肿瘤学、肺科学、护理学、遗传学、病毒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及炎症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不同刊物,而作者现在可以在其中同时选择 3 种期刊进行预审,且 24 小时内便能获取是否进入送审环节的回复。只需在生物学霸后台回复关键词「预审稿」,即可免费体验!)

虽然,目前上述这共计三十多种刊物,比起不同领域成千上万的刊物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这无疑还是为改变现状开了个好头。

至少它们向学术圈证明了,技术的进步是能够推动现有制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


无奈的铤而走险

禁止一稿多投的原意,是为了避免学术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在信息传播不畅的纸质时代,期刊编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稿件;而重复投稿必然会导致这些工作被白白浪费掉,反而耽搁了其他学术成果的发表,实属损人利己;

更重要的是,若是不加以管控,这种行为终将发展为「一稿多发」,带来更加严重的版权纠纷、学术资源侵占等问题。

图源:小红书 一稿十投,就问你怕不怕

但问题在于,当今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早已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公开透明的学术信息共享、体量庞大的文献数据库、规模化的审查出版制度,都为出版方的权益提供了相当强大的担保;反之,作者方的权益保障却并未齐头并进。

高度内卷的行业竞争、日趋严格的发表要求、再加上学术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等无奈现状,早已使得期刊发表这一行当彻底进入了「买方市场」。

比如,现在大多期刊都是使用的投稿系统收稿,如果作者被退稿后马上投稿其他期刊,由于距离时间太近,仍然会被系统判定为一稿多投。

也就是说:即便被拒稿,也建议您等半个月再重新投呢!

图片来源:微博 

且不论还有无数的约稿、内稿、换稿、人情关系稿「论资排辈」在前,许多期刊的态度简直敷衍如儿戏 —— 即便稿件质量的确存在问题,也仅有少数刊物会及时反馈退稿或大修;大部分可能都是石沉大海,拖个一年半载,最终在沉默中宣判死刑。

但出版社耗得起,底层学术民工则耗不起。

面对着与日俱增的毕业压力,考核要求,无数人都只能通过一稿多投的方式铤而走险,为自己挣得多一份生存的机会。

图片来源:知乎

正如 Nature 去年发布的一则评论称,这种声称限制「一稿多投」的制度,实际上「不仅延误了科研工作的进程,还阻碍了科学信息的快速传播,学术期刊不应利用这项不合理的政策囤积投稿。」

图片来源:Nature

而早在 2010 年,便有学者针对这样的事情发表过观点,认为一稿多投应当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但显然,这样的声音在如今的学术出版环境下绝非主流。

图片来源:知网


写在最后

说到底,出版方想要保护自身产权利益没错,学术人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也没错,有错的是无法适应时代的陈旧制度,和其中那一小撮借助制度的漏洞为自己谋私利的人。

如今,这种对于「一稿多投」的「有限放开」,终归是为改革现有投稿机制,提升学术产出效率开了个好头。

学霸君也明白,这种制度的推广和普及仍然有太长太长的路要走,但正如那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祝大家稿运昌隆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 PCR、WB、蛋白研究、免疫学实验、细胞实验、类器官、外泌体、肿瘤研究等,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同行分享等活动。如需进群可以添加实验菌企微哦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