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必须可重复

2013-08-06 00:14 来源:科学网 作者:孙 学军
字体大小
- | +
今天的《自然》再次把实验结果的重复性问题提出来。生物医学研究的关键结果必须有重现性(可悲,科学的可重复性原则到生物学就成了困难),否则可能没有任何应用价值。具有极大讽刺性的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至少一件事显然是重复发生的,那就是大量实验研究不具有可重复性。
 
2011年,德国拜尔公司的一项内部调查发现,在67项内部临床前研究中,大约2/3无法验证。2012年,美国加州的安进公司报道,它们对53项关于癌症的论文的重复性研究发现,89%的研究结果无法重复。今年5月对美国德克萨斯州MD安德森肿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至少有50%的已发表数据无法进行重复。这一系列证据说明,医学研究存在很大的虚假成分,这对医学研究的健康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干扰。
 
NIH是目前资助医药研究最庞大的政府机构,也因此特别关注这个问题,最近该机构准备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一些资深的NIH官员已经在考虑,要对一些和临床应用关系密切的研究项目增加常规验证性实验流程。这属于自上而下的努力,也有公司准备自下而上地迎合这种改革。但是这种设想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经费问题。对一项重要论文开展独立验证性实验需要至少需要25000美元。
 
去年,NIH组织了两个关于可重复性研究的讲习班,去年10月,一些机构头目发表一项声明,倡议大家在申请经费和发表论文的时候采用更高的标准。至少学术论文应该明确动物分组是否进行了随机化原则,研究人员评价药物效果是否进行了盲评,样本大小和数据处理过程等(这些都是一直都应该要求的)。
 
NIH准备进行实质性动作,今年夏天多名资深官员和27个研究所负责人将和NIH大老板柯林斯对下一步的措施进行讨论,柯林斯将决定怎么实施。有一项考虑是针对项目申请,如果你写的标书非常漂亮,但是前提的依据存在疑问,这样的项目就非常麻烦。甚至有官员提出对一些重要的临床前研究项目需要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的验证性数据(这样可能催生一批商业研究机构)。
 
但是这种追求重复性的规定林一些科学家极度反感,例如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Peter Sorger就说,这样的规定将成为科学研究的灾难,尖端科学依赖于思路、工具和研究方案,这种硬条件不是一个普通的实验室具备的。让那些商业公司自己去验证顶尖科学研究结果是非常困难的。也有学者认为,独立验证性研究面对来自阳性结果才可发表的压力,目前缺乏对阴性结果发表的鼓励措施。Iorns doubts that tougherreporting requirements will make any real impact, and thinks that it would bebetter to have regular validations of results, either through random audits orselecting the highest-profile papers.
 
大部分学者都原因接受独立验证实验,去年重复实验服务公司已经从5月开始提供验证实验服务。1月份针对22000篇论著的通讯作者的调查结果发现,有1892名作者允许进行独立验证研究,但有416名作者拒绝这种建议。通过对上述论文被下载数量的分析发现,原因接受验证实验的论文比那些拒绝接受验证的论文拥有更多读者。
 
一些NIH研究机构已经在这方面先行一步,Shai Silberberg负责神经病研究所重复性研究项目,它们已经开展了一个预实验,针对许多科研机构正在准备将一些动物实验证明有效的药物进行人体监测的研究进行验证。他说这个工作已经进行了2年半时间,速度太慢,现在它们准备利用合同研究组织来推动该工作。
 
开展第三方验证对生物医学科学发展应该具有正面作用,来自哈佛大学计算生物学家Peter Park参加一项验证人类基因组各蛋白功能的研究项目ENCODE,该研究发现公司宣传的200多个用于检测组蛋白修饰的抗体,其中25%的抗体根本没有特异性。
 
但是该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经费,已经有290亿美元经费规模,但要拿出一部分钱用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仍需要国会大佬们对该计划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详细了解。
 
原文可阅读:http://www.nature.com/news/nih-mulls-rules-for-validating-key-results-1.13469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