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结果分析有 2 种基本方法,一种叫「intent-to-treat analysis」,另一种叫「per protocol analysis」。
intent-to-treat analysis 治疗意向分析,顾名思义,只要有治疗意向就纳入分析,也就是只要入组就纳入数据分析,并且放在原定干预组别下。per protocol analysis 的中文含义是按照方案的分析。这个分析只纳入那些按照随机入组时指定的干预方案完成研究的患者,没有按照既定方案接受或者走完研究流程的患者被排除在分析之外。
那么哪种分析方法更好?本期丁香公开课,长青藤编辑-医学咨询中国区编辑主任张科宏通过实例分析说明 ITT 和 per protocol 分析各有优缺点。per protocol 分析的核心缺陷是研究对象选择偏倚造成的假阳性,而 ITT 分析是临床试验分析的金标准。但不假思索,同样带来很大的问题。作者需要对医学问题和研究设计都有充分的把握,才能作出最佳的选择。
封面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