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先生》“炮轰”引文桂冠奖

2014-10-31 19:17 来源:云南网 作者:宇旭
字体大小
- | +

尽管其联合主编鲁白获得了刚刚颁布的“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但中国科学界新锐媒体《赛先生》还是“炮轰”了汤森路透的引文桂冠奖。

本月27日,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在北京颁发了首届“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111名中国内地科学家获得“高被引科学家奖”,其中15名科学家被授予“最具国际引文影响力奖”,《赛先生》联合主编鲁白是15名科学家之一。

从2002年开始,汤森路透每年发布“引文桂冠奖”来“预测”诺贝尔奖,以此来吸引全球媒体的眼球,并公开号称其已经准确“预测”来37名获奖人。尤其今年诺贝尔奖公布前夕,4名华人科学家搅动了中国人的神经,汤森路透发布了其“预测”号称,今年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有4名华人科学家:张守晟、杨培东、钱南泽、邓青云。但在今年诺奖名单公布之后,这4名华人科学家无一入选,而没有被汤姆逊—路透提及的华人科学家谢晓亮和庄小威,倒却与这次诺贝尔化学奖擦肩而过。

《赛先生》根据跟踪汤森路透的数据发现,其所谓高准确的预测率子虚乌有,准确预测了37名获奖人更是毫无根据。从2002到2014年,汤姆逊—路透公司通过的“引文桂冠奖”共预测了235名科学家,当年获得诺贝尔奖有9人,预测准确率只有区区3.83%。当然,该公司声称预测的科学家不具有时效性,即可能在今后若干年得到诺贝尔奖,即便这样,也只有37人,准确率仅为15.3%。

而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9名科学家、1名经济学家和1名文学家中,竟然没有一个名字出现在汤姆逊—路透的预测名单中。预测的准确率为零。

《赛先生》评论说,从科学界的角度,汤姆逊—路透对诺贝尔奖对预测无可行性,它本是一家以捞取利益为目标的信息数据公司,根本没有能力预测哪年谁能拿诺贝尔奖。

实际上,不存在任何人“角逐”:诺奖是匿名提名,没人可以自行参加竞争;诺奖评审过程保密,只在五十年后才公布内部资料;杰出的科学工作出现后,得奖时间很快和很慢的都有,没人能号称谁是哪一年的得奖热门。

《赛先生》联合主编饶毅2002年写过《21项值得获诺贝尔或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一文,如今文中提到的工作,大多数都已经获奖。2008年他发表《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的文章,介绍了荧光蛋白的发现经过。两天后,对这项工作有重要贡献的下村修、钱永健和莎尔菲便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是,饶毅多次指出他不是预测诺奖,而是介绍一些优秀的科学研究,并认为它们达到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水平,“我评价的科学家,如果得奖,说明诺奖委员会还可以;如果没得奖,多半是诺奖委员会有问题;我没有提到的,有时是我的疏忽和遗漏,有时就是因为诺奖委员会挺笨的,搞错了。生理奖错的不多,但是有,而化学奖委员会经常错”。

汤姆逊—路透的“预测”错了,但它的商业炒作却非常成功,特别在华人世界:英文媒体并不乐于刊登它的预测,但因为它预测了4位华人,引起今年全世界大多数华文媒都报道了它的“预测”,汤姆逊—路透虽然错了,但却取得了在中文媒体和中文世界的商业成功,其知名度大大提高。

汤姆逊—路透的预测错在哪里?

根据这家公司的自我介绍,汤姆逊—路透是“信息服务提供商”,说白了就是卖数据的。那么卖数据的怎么能“提名”诺贝尔奖?这与他们卖的一个数据有关:影响因子。为了帮助世界各地图书馆从成千上万种期刊中做出选择,Eugene Garfield在1955年提出影响因子的概念。

一般科学家发表论文时,都引用相关的前人论文作为参考文献。某论文在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出现一次,即被记为引用一次。这是直接计数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发表论文的科学期刊,也可以通过一种期刊发表的所有论文被引用数的某种加权平均来间接得到期刊的影响因子。汤姆逊—路透从来没有公开它是如何具体算出来的,所以数据还有灰色和黑色的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为图书馆选择征订期刊提供了帮助,但这与预测诺贝尔奖恐怕还差得很远。

诺贝尔奖候选人由来自世界各地科学家提名,生理奖由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的教授最终评选,物理与化学奖由瑞典科学院的科学家评选。

汤姆逊—路透公司从2002年开始每年预测诺贝尔奖,并自称“诺贝尔奖级别”的“引文桂冠奖”,为了博眼球,西方媒体早就看透其本质,对它不予理睬,反倒是中文媒体对它大肆炒作,尤其当它的预测名单出现华人科学家名字的时候。汤姆逊—路透一为了博得华人世界眼球,经常光顾中国、关注中国。

汤姆逊—路透公司在中国有名,是商业操作的成功,而在主流英文新闻界并没人重视它,权威杂志《自然》《科学》从来对它的预计置之不理。今年汤姆逊—路透在中国热闹一时,更是因为它的“预测”中有四个华裔科学家。

正如人的长相不能简单地用眼睛大小、眼皮皱褶程度来判断,对科学工作的判断也不能以引用数这种低级方法来判断,而必需由懂行的科学家来判断。

汤姆逊—路透预测可能获诺贝尔奖的人,有一些不可能得奖:比如文章多的人,以数字做统计的汤姆逊-路透便预测某人可能得奖。而同学科领域的专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所谓热门人选的工作并未达诺奖的水平。有些科学家以前发表过很多文章,接近了诺奖的边缘,但诺奖已经给过同领域的其他科学家,一般不会再次颁发给同类工作。

汤姆逊-路透并不懂什么是同一个领域,导致错误预计。有些科学家的工作确实很可能获奖,但从时间上看,可能还要等其他后续工作进一步验证和展开。

几年前曾有行政人员邀请汤姆逊—路透预计诺奖代表性人物到北京大学,以为他有“秘密武器”,却发现却是一个远离科学研究而转行“围观”科学的英国人。他演讲的那次,同时也请了《赛先生》联合主编饶毅出席。饶毅在现场发言中就批评了其方法,指出科学评价一定要由懂行的专家来做。

对于同一领域的诺奖工作,高年级的研究生就应该能够通过阅读文献来理解其重要性;对跨领域的评价则需要更多经验和精力,但也不是很难。数字评价的方式,只在科学水平低、诚信差的国家被使用,而且是水平低到没有专家能评价,诚信差到没人相信专家实事求是。

本质上,“引文桂冠奖”中出现的科学家,都是所发表论文被大量引用的。为了计算期刊的影响因子,汤姆逊-路透公司需要统计期刊上每篇文章的引用次数,另外他们还把每个科学家发表的全部论文的总引用数据统计出来。这些数据就是预测的主要依据,另外他们还会引入其他参量。引用次数的高低与科学工作的重要程度并没有直接相关性。真正获奖的科学家有时他们领域就没有很高被引用的论文、有时他们本人的论文引用次数不高。

比如下村修1962年发表在《细胞和比较生理学杂志》上的关键论文,只被应用了不到500次。后来有诸多较高引用次数的跟风之作在《细胞》《自然》《科学》杂志发表,但并没有原创性,也不可能得到诺贝尔奖。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Eric Betzig的文章引用数字中,也可以清楚的反应出来:其2篇研究论文被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为认定为授奖的关键。

一篇1995年发表在Optics Lettles,首次提出基于单分子信号实现超高分辨率的构想;另一篇是2006年《科学》杂志发表,首次报道在实验中实现超高分辨率。1995年的文章到目前只被引用113次,而2006年的文章被引用了1852次,还是低于很多热门领域(如癌症、或干细胞)的论文。

最近几年国内外科学界反对以影响因子代替科学评价的呼声一直没有中断。就在影响因子的狂热愈演愈烈的流行于科学品位低的国度和机构之时,2013年,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在内的75家机构、150多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议上,签署了《关于研究评价的旧金山宣言》。宣言认为,科学界应该停止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科学家的个人工作,它不是应该是用来评价贡献的替代品。

汤姆逊-路透3.83%的极低预测率也证明了评价科学工作不能依靠引用数。 “我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汤姆逊-路透资深引证分析顾问、远离科研前沿的David Pendlebury如是说,这也是悲剧的3.83%的原因。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