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申请者崩溃的评审意见国自然的评审意见刚一现世,就有王炸。有申请人第一年申请被拒的理由是,研究背景针对的问题范围太小,但研究内容却是一大类共性问题。第二年,申请人把背景改成了共性问题研究。没想到冤家路窄,本子撞到了同一个函评人 —— 专家把前一年的评审意见原封不动地又发回一次 ……可能是专家看到本子自己去年看过,就直接把去年的评审意见复制了,压根儿没注意到申请人已经进行了修改。有疑似生物口的小红书用户在网上对评审专家的意见提出质疑:怎么连做个细胞实验和对照组实验,都要问为什么?这明明很常规的嘛!







评审意见该咋修改万一你很不幸,收到了让人崩溃的评审意见,该怎么改呢?动手改之前,先得确认问题是否存在。如果是张冠李戴弄错的,那就不要理会,只当是自己吃了哑巴亏。如果确实师出有名,那最好还是改改。像是前面团队结构之类被专家点到的,其实改与不改区别不大,这种也建议改。谁也不敢保证第二年本子再交上去,还会不会到同一人手里。有时评审专家说的确有道理,只不过在遣词造句上稍微冒犯了申请人。对于这种评审意见,就必须认真思量,一定要改了。可惜,这样的评审意见很少见,大多数评审专家不愿意「开罪」任何人,会把话说得比较含蓄或者指东打西,用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瑕疵给本子打低分。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那就这样吧」。一般来说,写一份项目申请书,以下两个方面是常常被忽略的柔性指标。一是问题提出的支撑性。在问题提出部分自说自话,是相当多申请人的通病。通篇都在强调自己想要做什么,但对前期基础的阐述和问题来源的描述,或与现有最前沿研究的对比和区分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剖析却很欠缺。如果本子从问题提出部分就点到为止,按近几年的低资助率,想要脱颖而出是不可能的。好的 idea 肯定不是编的,一定是分析研究领域中的科学问题是否存在深挖的价值。问题问对了,创新性的问题也会自然而然地解决。二是项目整体的逻辑性。一份申请书有逻辑,一定要制定适当的研究目标和合理的研究内容,还要提炼和解决对应的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研究路线与创新之处相辅相成。研究意义的逻辑一般可单独阐述,但一定要与申请书随后几部分的主要内容前后呼应。既要尊重前人的成果,又要强调本工作的重要性。如果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研究路线、创新之处等几个部分之间的逻辑性不严密,首要是找到通顺的逻辑,然后看能否调整与增删相关内容,有时候一两句过渡句穿针引线,逻辑就通了。大家看问题的角度都多少不同,逻辑阐述也可以不一样。只要找到能够打通自己申请书的逻辑,再加以重点阐述即可。另外,前期发表的论文,依然非常重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多数评审专家在拿到包之后会做初筛,根据发文情况进行大致分类。如果近几年发表了顶刊,就划在 A 类;没有顶刊但有持续产出,论文也都在主流期刊上的,划在 B 类;其余的,只好归 C 类了。据说今年在初筛环节能划入 A 和 B 类的不多。这种划分也许片面,但至少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申请人平时的研究状态是否到位,而且能筛选掉大多数临时抱佛脚过来碰运气的本子。所以,还是得持续多出好论文。
评审遇到的奇葩申请书不光是申请者遇到了奇葩评审意见,有时候吧,专家也会遇到很多奇葩的本子。有的本子一味好大喜功,在完全不顾及项目经费与研究内容相匹配的原则下,可着劲往本子里填充研究内容,申请 30 万经费恨不得要干 200 万的活儿,也不知道申请人是想卷死别人还是想卷死自己。当然,反过来也不合适。一个 60 万的面上项目仅有 30 万青年基金的研究体量,这不用评审给意见,明眼人一看就不可行性。还有的申请人对可行性的理解有误,不从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的角度出发,而是靠「名人印可」。某申请人在可行性中提到,在某个会议上,自己的 idea 被某知名教授强烈认可,认为一旦立项申请必将取得重大突破,所以,申请人认为项目如能立项,则一定能成。评审专家看到这样的申请书,恐怕会哭笑不得,但秉持严谨的态度,专家还是向那位知名教授发电邮求证,结果该教授说自己开过的会太多了,完全不记得这个申请人和这件事。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涉嫌学术诚信问题。还有的本子故弄玄虚以至于不说人话。国自然确实鼓励申请人把握学术前沿,但不等于要将内容专业化到晦涩的程度。有的本子满篇学术「黑话」,令人费解。倘若落在「小同行」手里,尚且能对一对「切口」;若落到个没有耐心的人手里,可能看几句就烦了。哪怕评审专家耐着性子读,恐怕也有可能无法领会申请人的意图和精髓,本子不中,也算理所应当了。有的申请人自我感觉良好,申请书里谈自己前期工作的时候夸夸其谈,好像这事儿除了他没人能办得了。这种申请书,就算研究思路本身没问题,印象分也会拉低很多。膨胀自己不明智,托名导师更无聊。有的申请人出身很好,是大牛的学生,于是在本子里到处提自己导师和从前团队,甚至把导师名字加粗,仿佛这样就能凸显自己的实力。看到这里,也希望各位申请者能规避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总之,今年的国自然申请已经尘埃落定。学霸君对中标的道声恭喜,对没中的说句加油。只要心里不泄气,国自然这事,总还有奔头 —— 毕竟,这是公认国内最公平的项目申请了。也必须得是!最后,关于国自然的「评审意见与反馈」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互动分享!
参考资料:知乎、小红书、微博等网站信息汇总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与同行、国自然资深讲师交流,并获取一手动态和热点方向,可以加入「国自然基金撰写交流社群」哦。群内也会定期为大家分享优质课程、撰写经验、模板资料等。
因加群火爆,达到 200 上限后无法直接进群,麻烦先加小助手企微再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