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评 7 月就结束,放榜为何要到 8 月底?

2024-08-02 18:04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更多干货→
字体大小
- | +

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会评时间是 7 月,现场结果就能确定,为何还要等到 8 月 24 日左右呢?这里面的故事就多了,大家且看。


首先我们要提醒大家,由于每年申报国自然的人数都很多,良莠不齐,难免会有学术口碑不好甚至是 pubpeer 造假曝光的人员浑水摸鱼,为了 NSFC 基金委的清誉,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纰漏,把国自然基金批给没资格、低劣的学术「混子」。这是基金委考虑延迟放榜的第一准则。


其次,我们就拿医学部的 10 万份标书来说,一共应该有至少 30 万条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那么这么多评审意见难免会有「脏字」、「张冠李戴」、「文不对题」等情况发生,哪怕只有就那一条不合适的评论,草率给发给申请人,都会造成严重的学术事故,人家抓住把柄投诉的话,网上发个网暴帖,就是基金委的失职,吃不了兜着走,这罪名可担不起。


接着,每年的国自然形式审查是 4 月份,审查「是否独立一作」、「是否独立通讯」、「作者位次是否有错误」、「是否有撤稿」、「身份信息(以前有人造假身份证)」、「依托单位信息是否正确」等等各种形式问题,而在 7 月时,已经过去了 3 个月,万一该申请人这段时间有新的学术造假证据,将会被重新判定是否有资格拿到国自然。


然后,大家都知道,国自然打招呼现象很严重(虽然最近 2 年好多了),但是不排除有些项目从题目上看就知道很「垃圾」,但是通过某些特殊手段通过「函评」、「会评」,一定要等一个月,慢慢调查并清除学术蛀虫。


另外,每年会评过后都会有,相关专家、申请人被举报的事件,无非就是打招呼的线索被人发现了,第三人眼红过来举报的,所以 NSFC 非常乐意多等段时间,让子弹飞一会儿,去汇总这个月基金委举报邮箱(xxgkb@nsfc.gov.cn)中的举报信息并核实,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一个。



最后,大家都知道「国自然」里有一些叫做「小额资助」,例如每年放榜我们发现,有些人获得的地区项目仅为 20 万(正常是 32 万),面上项目有的仅为 30 万(正常是 49 万)。为何呢?因为每年拨款的经费预算必须分配干净,不能有剩余。小额资助,基本上就是在会评结束后决定的,至于如何决定的?那就不得而知了,你懂的。


最后的最后,需要把最终版本的评审意见和对应的邮件,推送给相应的正确申请人,并把中标的项目清单整理好发给对应的依托单位,这些都是需要耐心和时间来处理的。兹事体大,面子很重要,需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来沉淀「会评大战的硝烟」,做到万无一失。


总结下来就是,NSFC 延迟一个月放榜,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学术事故和学术争议,一方面是为了肃清整个学术环境,给科研界做一个榜样,然后合理安排某些小额资助的项目,让国家本年的经费预算全部合理分配使用。毕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项目资助单位,「获批国自然」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与同行、国自然资深讲师交流,并获取一手动态和热点方向,可以加入「国自然基金撰写交流社群」哦。群内也会定期为大家分享优质课程、撰写经验、模板资料等。

因加群火爆,达到 200 上限后无法直接进群,麻烦先加小助手企微再拉你~

2024 年度国自然医学部 50 大科研热点中标数统计如下:



本文及图片源自青椒医学,作者转载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