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资讯:
研究生实验室猝死,中国医科大学附院回应
近日,媒体报道了一起「中国医科大研一学生医院实验室猝死」事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在回复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死者当时被及时送医,不遗余力进行全力抢救,但最终仍未能挽回年轻的生命 」。

图源:小宁工作的实验室
根据报道,7 月 14 日,家住陕西的宁先生接到中国医科大学通知,说弟弟在附属医院实验室打扫卫生的时候突然不行了,后被医院诊断为心脏骤停。
宁先生一直质疑弟弟的抢救时间,根据宁先生提供的一段与医院方面交谈的录音显示,一位医院方面负责人表示,学校医院综合研判之后,是不存在过错和责任问题,并表示自己没有责任再谈就没意思了。
对于为什么事发地离急诊较近,花的时间这么久,是否耽误了宁同学的抢救时间等疑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还回应:「急诊承担的是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而院前急救由 120 负责,120 不属于医院,是沈阳市急救中心统一安排。」
对于宁同学在暑假工作,而且还是周日,这些是否是导致他猝死的原因等疑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介绍:
「首先事发当天 7 月 14 日,我们学校还没有放暑假,其次根据学校 2024 年暑假放假安排的通知规定,研究生原则上不放假,导师可以根据培养计划对研究生做相应的安排。至于周日的问题,是因为宁同学平时不需要到实验室做实验,他的科研工作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当天是同学们自发组织到实验室打扫卫生,宁同学自愿和学生们一起参加。」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顶端新闻
学术新闻:
日本一大学将珍稀标本当废品丢弃,校长鞠躬道歉
据日本每日新闻 23 日报道,日本奈良县立大学在重建校舍时误将 1 万多件珍稀植物标本当成无主废品丢弃,这些被丢弃的标本中还包括一些已经灭绝的珍稀植物。
据报道,这批珍稀标本由奈良知名植物学者岩田重夫收集整理,自 1950 年到 1987 年,岩田重夫花费 37 年整理了 1 万多件植物标本,其中还包含大量已经灭绝或在当地无法找到的植物。后来,这些标本由岩田重夫创办的「岩田研究院」捐赠给奈良县政府,并安置在县立大学保管。
今年 3 月,岩田研究院院长松井淳来到县立大学查看这些标本的存放情况时,惊讶地发现该校的校舍已于 2023 年 10 月被重建,当时现场工作人员仅仅简单询问了下「这些标本还有人要吗?」,在没得到回复后就匆匆将标本当作垃圾清理了。
得知消息的岩田研究院成员对校方的玩忽职守极其愤怒,向县政府和该校提出抗议和问责。经过数月的调查,奈良县立大学于 22 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包括校长尾久土正己在内的多名高管集体鞠躬道歉。

信息来源:每日新闻、环球时报
高校新闻:
南京工业大学:对35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关于对在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作退学处理的公告》,对 35 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公告内容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七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以及《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南工校研〔2017〕12 号)的规定,陈等 6 名博士研究生系 2015 年 9 月及以前入学、沈等 29 名硕士研究生系 2018 年 9 月及以前入学,截止 2024 年 6 月 30 日,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达到毕(结)业条件。2024 年 7 月 11 日,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上述 35 名研究生(详见附件)作退学处理,特此公告。公告期为 2024 年 7 月 20 日至 2024 年 9 月 17 日,公告期满视为退学处理意见已送达。
Cell:北京大学院士团队肿瘤免疫学领域再创新高
2024 年 7 月 23 日,北京大学 BIOPIC 张泽民院士、深圳湾实验室陈敏敏副研究员、北京大学 BIOPIC 王东方副研究员团队在 Cell 发表了题为「Pan-cancer single-cell dissection reveals phenotypically distinct B cell subtypes」的研究论文。
该项研究通过对 19 种癌症类型患者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整合分析,探究了肿瘤浸润 B 细胞(TIBs)在泛癌种水平上的丰度和异质性特点,并发现了一类肿瘤相关非典型 B 细胞 (tumor-associated atypical B cell, TAAB),能够与 CD4+T 细胞互作并表现出有利的预后潜力,这一研究为 B 细胞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指导。
图源:Cell
信息来源:丁香学术行业资讯:
FDA 批准 Leqselvi 用于治疗成人重度斑秃
此次批准基于两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3 期临床试验 THRIVE-AA1 和 THRIVE-AA2 的数据,这两项试验共招募了 1220 名斑秃患者,这些患者头皮脱发程度至少为 50%,根据脱发严重程度工具(SALT)测量,脱发时间超过 6 个月。
在研究基线时,平均患者头皮毛发覆盖率仅为 13%。用药后第 24 周时,超过 30% 服用 Leqselvi 的患者头皮毛发覆盖率达到 80% 或更高(SALT ≤20)。多达 25% 的患者在第 24 周时几乎所有头皮毛发都恢复了(覆盖率≥90%)。
不良反应方面,2、3 期临床研究中 3.1% 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试验,超过 100 人继续服用该药三年以上。
Leqselvi 可能引起严重副作用,包括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血栓形成、胃肠道穿孔和某些实验室异常。还可能增加死亡和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CYP2C9 代谢较差或服用中度或强效 CYP2C9 抑制剂的患者不应使用 Leqselvi。
在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最常见的三种不良事件是头痛(12.4% 对比安慰剂 9.4%)、痤疮(10% 对比安慰剂 4.3%)和鼻咽炎(8.1% 对比安慰剂 6.7%)。
信息来源:印度太阳制药、FDA 官网、丁香园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 PCR、WB、蛋白研究、免疫学实验、细胞实验、类器官、外泌体、肿瘤研究等,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同行分享等活动。如需进群可以添加实验菌企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