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开大学
他荣获国家奖学金、学生服务奖学金
摘得 「 互联网+」 大赛天津赛区金奖
进入全国 「 青马工程 」 高校班
在学习科研的道路上
追光逐梦,步履不停
他身兼校团委兼职团干部
兼职辅导员、年级大班长等职务
坚持做发光发热的学生骨干
让青春在奉献与服务中焕发绚丽光彩
日前,他还以唯一本科生作者的身份
协助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
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这位优秀的南开青年
就是生命科学学院 2021 级本科生
生物伯苓(强基)班班长张粤
潜心探索 深耕专业「技能」
张粤的家乡结核病发病率较高。基于家乡实际情况,张粤上学时便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想努力解决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因素 」,怀揣着这样的求学志向,张粤在高考报名了南开大学生物科学强基计划,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如愿进入生物强基班。
生命科学学院十分重视在人才培养中突出科研创新,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结合个人兴趣,围绕 「 热点 」「 难点 」 开展探索性研究。得益于 「 大学生创新科研试验计划 」「 科研训练系列必修课程 」 等长期的科研训练体系,以及一支高水平、有实力的科研教学队伍亲自担任 「 科研导师 」,张粤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中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在学期间,张粤加入到生命科学学院贡红日教授课题组。贡老师十分注重本科生的科研训练,经常寻求机会派张粤到其他院校及科研机构学习冷冻电镜技术,积淀科研能力。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张粤也陆续参与到有关辅酶 Q10 研发和结核病新药筛选的两项研究中,面向人类健康重大科学问题发起攻关。
基于实验室辅酶 Q10 相关研究,张粤拉起一支 7 人的团队,一面进行技术攻关,一面参加 「 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在项目中,张粤调研辅酶 Q10 保健品产业市场前景、商业模式、生产模式等,探索从问题提出到产品研发,再到转化落地的全流程,努力促成成果转化。项目最终斩获了南开大学 「 校长杯 」 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天津市 「 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奖项。
张粤进行结核病防治宣讲
2022 年,张粤进入南开大学饶子和院士实验室研究结核病防治相关课题。逐渐深入的学习让张粤和课题组同学意识到,终止结核病流行,不仅要 「 治 」 更要 「 防 」。在开展研究的同时,张粤参与组建起 「 艾听 」 结核病防治宣讲队,带领队员先后走进社区、学校、养老院、科技馆、文化宫等各类场所进行宣讲,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孜孜以求 激发科研 「 潜能 」
张粤在贡红日教授实验室(左二为张粤)
贡红日教授实验室致力于结核分枝杆菌防治的研究工作。在长期的研究中,课题组揭示了结核分枝杆菌 ATP 合成酶的工作机制和贝达喹啉的作用机理及其抑制人源 ATP 合成酶活性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对于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凝结为论文投稿至国际顶级期刊 Nature 后很快获得肯定,但仍需补充部分实验完善研究的逻辑链。
基于先前科研训练中积累的经验,张粤逐渐具备了参与前沿科学研究的能力。他很快投入到该研究的后续工作中,协助课题组进一步补充实验成果。
对张粤来说,这是机会更是挑战。为了确保成果经得起 「 考验 」,他不断地进行基因敲入、基因敲除实验,反复调整细节,不敢有丝毫懈怠。最终,张粤成功完成预定目标,帮助文章获得了认可并被 Nature 接收发表,自己的科研能力也在实践中 「 更上一层楼 」。
张粤(右)与贡红日教授(左)
纵然实验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但系统性参与实验让张粤收获颇多,对科研工作和团队协作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这次机会提升了我的实验技能、丰富了专业知识,同时让我能够为结核病防治作出一些微小的贡献,我倍感荣幸。」 张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