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对象「只此一株」,导师却笑了:足够发文章了

2024-07-16 18:0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读研一年了,我还在为实验样本出差奔波。原因是导师丢过来的研究课题不是啥普通植物,而是在野外几乎绝迹,连名字都很神秘的稀有物种。看着每天「求菩萨拜祖宗」才养出来的一点点小嫩芽,我着实犯了难。毕竟这些稀有物种的样本非常珍贵,实验一直不知道怎么推进,没有试错空间。


可没想到,导师看到我的「小芽」竟然喊实验室所有人围观,并且指导我说「面对珍贵样本,常规、基础技术行不通,你采用基因组学、细胞组学和时空组学技术,这些都是动植物领域应用十分前沿的技术,top 期刊发了很多」。


近年来,基因组学(DNA Omics)、细胞组学(Cell Omics)、时空组学(Spatial Omics)、质谱(Mass Spectrometry)等多组学技术在动植物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基因组学:全面分析动植物基因组,揭示基因与性状、疾病关系,助力精准育种和疾病防控。

细胞组学:单细胞水平上获取多组学信息,深入理解细胞功能和分子机制。

时空组学:结合细胞位置信息,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生命观察,推动动植物发育、演化和环境适应机制研究。

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可全面分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表达和代谢物变化,结合多组学关联分析结果,从而多维度深入理解生物体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


DCSM 多组学技术的结合,为动植物科学研究提供强大工具,推动解决遗传性疾病、改良农作物、保护濒危物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与发展。


为帮助科研工作者们全面系统地了解 DCSM 多组学技术,并利用其展开创新研究,取得更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7 月 17 日至 18 日,华大科技特邀 4 位动植物领域专家,与大家分享顶级期刊发文的科研思路,揭秘高分研究案例,共话精彩,助力动植物研究。精彩纷呈,敬请期待!



直播期间,嘉宾也将就线上提问进行解答互动,点击预约提前锁定直播间。





内容策划:沈佳钰

内容审核:朱超敏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