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7 月份国自然会评的日子越来越近,国自然人儿那心啊,躁动得嘞~

医学部会评近几年都落在了 7 月 23-26 日这几天,显然申请人每天都朝思暮想了。到处问询和打探,但坦率来讲,这跟想提前知道这期双色球的前 2 个数字是一样效果。

首先我们来谈下基金委最近几年一直在致力于「打击打招呼现象,推进评审公平性」的建设。
我们建立了国自然基金撰写交流社群,便于大家和资深讲师及同行探讨,掌握国自然一手动态和热点方向。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扫码加入哦

(1) 多重审核环节:
1) 初审、复审和终审:国自然基金的评审过程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专家组进行评审,初审通过后才会进入复审,最后是终审。每个环节的标准和尺度可能有所不同。
2) 随机分配:为了保证公平性,项目的评审专家是 AI 随机分配的,避免了人为干预的可能性。
(2) 评审专家的严格保密:
1) 专家名单保密:参与会评的专家名单是严格保密的,只有评审结束后才会公布评审结果。
2) 匿名评审: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对申请项目的打分和意见都是匿名的,确保了评审的公正性。
(3) 项目质量和创新性:
1) 竞争激烈: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国自然基金的申请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上会的标准相应提高(甚至听说过 2A+1B 在某些口子不中标的例子)。
2) 创新性和前瞻性:评审过程中,对项目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要求越来越高,只有真正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才能脱颖而出。
(4) 政策和导向:
1) 政策导向:国自然基金的评审标准和政策导向可能会根据国家的科研战略和发展需求进行调整,评审专家在评审时也会考虑这些因素。
2) 优先支持领域:某些优先支持的领域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资助,这也影响了项目的评审结果。

最后,我们看下基金委为了公平性考虑,做的一些其他工作:
① 如果发现打招呼,后果挺严重的:基金委为了保证评审的公平性,严禁打招呼,所以就不希望大家知道上会与否;
② 是否上会的结果,只有上会前 7-8 天才能最终确定;
③ 上会与否的名单,基本上都是保密的,锁入保险柜的,接触名单的权限比以前更高了;
④ 是否上会的标准打分,虽然大致不差,但是因为每个一级代码的竞争激烈程度不同,所以每个口子上会名单要根据实际情况最终决定,例如上会的分数线是 2A+1C,但是如果这届申请人数太多,那么标准可能提升到 2A+1B 为底线。
当然我们时不时还是听说到,诸如「XXX 知道了自己上会,打了招呼中了」的传言和事实。
2024 年度国自然医学部 50 大科研热点中标数统计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