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看文献,边找论文漏洞,一次能拿 2 万悬赏金?科研人:新工作这不就来了

2024-06-22 18:0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Soof
字体大小
- | +


提到「赏金猎人」,很多人一定不陌生。如今,这个词与学术产生了交集。

2024 年,几位科学家在瑞士伯尔尼大学的资助下试行了一项名为「评估研究可靠性和稳健性」 (Estimating the Reli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Research,缩写为 ERROR)的计划,旨在寻找刊发论文中的漏洞。

图片来源:ERROR 官网


ERROR  是什么?

与以往自发组织的学术打假行为不同,ERROR 是一个系统地检测和报告学术出版物中错误的综合体系,模仿科技行业里的漏洞奖励程序。

调查人员会因发现科学文献中的错误而获得报酬:错误越严重,报酬就越大。

ERROR 的金主爸爸「数字化转型中的人类(Humans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项目,向高校提供了一份为期四年,共 25 万瑞士法郎(约 28.5 万美金)的资助。

图片来源:项目官网

简而言之,ERROR 的审稿人会检查期刊和预印本服务器(包括研究材料、数据和代码)上发表的论文是否存在错误,并根据其发现的严重程度以基本报酬和绩效报酬的形式获得金钱。

审稿人审查一篇论文,如果发现了小错误,则能获得 250 瑞士法郎的收入。

如果达到论文撤稿的「最不幸」结果,审稿人则可获得高达  2500 瑞士法郎(约 2 万人民币)的报酬。

为了防止审稿人通过夸大论文漏洞而获取更多奖金,审稿人都采取实名制。

图片来源:ERROR 官网

如果你想成为 ERRO  的审稿人,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资质,只需要在官方页面填写一个问卷/申请,提供自己的基本信息、学术背景和成果等资料,谈谈自己想加入 ERROR  的原因等,等候团队的审核即可。

图片来源:ERROR  官网

不过,论文的检查并不是随机的,必须经过论文作者的同意

而一旦作者同意,则意味着,在检查过程中必须诚实地提供有关论文的支撑材料,以证明自己论文的可靠性。

为补偿论文作者的付出,他们将获得 250 瑞士法郎。

如果经检查后证明论文是可靠的,论文作者将再获得  250 瑞士法郎的酬金。

这有点像是某种对赌协议,只是出钱的一方是 ERROR。

ERROR 已经建立起一个多达 14 人的核心团队,根据论文的重要性或价值来选择将要审查的论文,并确定合适的审稿人来检查。

这个团队既充当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联络人,也充当审稿人发现错误后的仲裁者,并整理报告,记录检测技术的可用性。

目前,ERROR 已经向 75 篇论文的作者发送了检查邀请,其中  15 篇的作者同意自己的论文接受检查。

 图片来源:ERROR 官网

不难看出,ERROR 与其他审稿平台的最大不同就是金钱报酬。

这也是 ERROR  制度设计的核心环节。

没有报酬的同行评议,很少有人有动力去费力地检查论文结果。

要知道,梳理 DNA 序列或细胞系列表,或逐行查看计算机代码,这是非常耗费脑力的活动。

在以往的模式中,寻找已发表的论文中的错误,个人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 —— 不仅没有经济上的收入,还可能会被标记为麻烦制造者。

这会导致很少有人愿意说真话。

ERROR 则通过系统支付报酬的方式,令审稿人的劳动受保护,为审稿人的诚实买单。

身为 ERROR  的  PI,Malte Elson 认为,项目的目标不是用来证明用金钱奖励是纠正论文错误的最佳机制,更不是想证明这种模式适用于所有科学。

恰恰相反,项目是在尝试开展一场对话,讨论在论文错误检查和纠正方面进行专门投资是否具有必要性。

比如,论文错误检查这件行为本身,既然能够让学术界获益,那么这是否能作为科研人员可行的职业道路呢?

Malte Elson

另外,学术圈亦可借此培养一种对待论文错误更开放和包容的文化 —— 承认错误将被认为是正常的,甚至是值得赞扬的,而不是耻辱的标志。


 ERROR  并不孤独

ERROR  项目于今年 2 月启动,在此之前,学术圈对学术不端的审查已有多种方式。

面对越来越多的涉及 AIGC 的学术不端,审查手段也必须进化。

然而,想要开发足够强大的工具,显然需要专门机构的支持。

全球最大的施普林格 · 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于  6 月  13 日就推出了两款定制的  AI 工具  Geppetto 和  SnappShot。

以在内部审稿中帮助编辑识别论文中由  AI 生成的虚假内容和/或有问题的图片。

 图片来源:library technology

Geppetto 用于检测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这是论文工厂经常使用的文本生产方法。

其工作原理是将论文分成几节,使用自身独特算法来检查每一节中文本的一致性,然后根据 AI 生成的概率对其赋分。

分数越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高分将触发期刊审稿的人为检查。

Geppetto 已经识别出数百篇 AI 撰写的虚假论文。

SnappShot 是一种 AI 辅助的图像完整性分析工具,可直接分析包含凝胶和印迹图像的  pdf 文件,在这些图像类型中寻找重复。

若相似性过高,则同样会触发人工审核。

SnappShot 不仅有助于避免发布重复或篡改的数据,还支持论文作者对其数据的良好管理,避免数据的无意重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断改进的新工具将有助于学术出版机构,及时识别出自论文工厂的论文,对欺诈者发出警告,确保论文的发表质量。

施普林格 · 自然出版集团的工具,目前只对内部开放使用,主要为期刊审稿服务。


学术打假的桥头堡

那么,对于已经出版的学术作品,除了 ERROR,还有哪些方式加以审查呢?

常见的  PPPR 平台有三个:ResearchGate、PubPeer 和 Peeref。

这三个平台与 ERROR 不同,对论文的检查全都是无偿的。

图片来源:ResearchGate 官网

ResearchGate 是一个营利性的、类似社交媒体的科学网络和合作网站。

可以跟踪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发现同事和合作者,并分享关于当前研究项目的信息。

许多研究人员会及时更新自己的论文列表,喜欢将已发表论文的 pdf 版本直接上传至网站。

这为 PPPR 提供了机会。

图片来源:Peeref  官网

Peeref 比较年轻,是面向研究人员的综合性的社交论坛。

全球学者可以在此交流对科学出版物的见解,并分享他们向期刊提交论文和进行同行评议的经验,或从读者的角度发表关于期刊或论文总体质量的看法。

图片来源:PubPeer 官网

与前述两个综合性网站不同,PubPeer 专注于论文的 PPPR,任何用户都可对任何一篇论文(正式出版或预印本论文)发表评论。

当一篇论文收到评论后,网站会向论文作者会发送通知。PubPeer 支持用户的匿名评论,但必须先经过审核。

这个机制虽然增加了网站运营的工作量,却大大保护了论文检查者的积极性,令网站成为学术打假的桥头堡。


打击学术不端,中国正在行动

我国从未停止对学术不端的打击。

为严格管理,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2019 年 5 月  29 日《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正式发布。

图片来源:标准封面截图

该行业标准于 2019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不仅界定了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者所可能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还适用于学术期刊论文出版过程中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和处理。

去年  11 月  20 日,教育部科技技术与信息化司发布通知,要求全面开展撤稿论文的自查,并解释撤稿原因,对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进行进一步调查。

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撤稿论文和学术不端的检查。教育部的举动也为各个科研机构敲响了警钟。

 图片来源:Nature  官网

对于学术不端,有两点是确证无疑的:

一是,学术不端永远不会消失 —— 哪个行当里都有想投机取巧的人。

二是,学术不端的方式会不断推陈出新 —— 投机取巧的人想吃新工具的红利。

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规矩和底线,学术诚信是学术圈里最低的底线。

往回看,心肌干细胞的造假研究,在二十年中浪费了多少科研经费?如果能提早检查,将节约多少纳税人的金钱?

因此,抵制学术不端,态度要坚决,技术要更新,机制也需要创新。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 PCR、WB、蛋白研究、免疫学实验、细胞实验、类器官、外泌体、肿瘤研究等,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同行分享等活动。如需进群可以添加实验菌企微哦

参考资料:1.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wanted-scientific-errors-cash-reward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1465-y3. https://error.reviews/4. https://www.researchgate.net/5. https://www.peeref.com/6. https://pubpeer.com/7.https://www.researchinformation.info/news/springer-nature-unveils-two-new-ai-tools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97-x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