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毕业论文如渡劫,一年一次。几年下来,青年教师未老先衰,个个熬成了「九斤老太」,一边心里骂着娘,感叹着「一代不如一代」,一边吃着速效救心丸,瞪大眼睛继续修改论文 ……终于临近月底,毕业尘埃落定。学霸君访谈了几位青年教师,听听他们今年带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曲折过程和感想。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三位导师的真诚分享......
遇到「霸总」学生,我感觉自己被 PUA 了









图源:作者截图
所谓「下来整改」,明显就是给我布置任务嘛。当然,「霸总」的业务肯定是很忙的,即便在需要大改的情况下,依旧找不到人。我这边为他着急论文进度,他却忙着去参加毕业晚会彩排了。
带了个「杀手」做实验,真吓死我






尽人事听天命,我尊重学生的选择

我们学校明年本科教学评估,今年对毕业论文的要求非常严格。其实也不是严格,要求还是那些要求,只是今年特别较真。我今年被安排了一个「老大难」学生。毕业生和导师互选的时候,学生不主动;学院做动员,团委做动员,学生还是不主动;最后剩下的那几个学生,就是「老大难」学生。一般是学院几个青年教师轮流带,互相分担一下。这个「老大难」学生第一次找我,我就意识到他肯定是那种「专业思想不牢固」的,不仅对专业知识一问三不知,连将来的打算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会在家待一段时间,因为就业形势太差了。嗯,很好,弱者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和环境。不过「老大难」 态度倒是挺好,说啥都答应着。只是,做事情的进度那真叫一个慢。改论文的过程肯定是无比痛苦的,是学生和导师的双向折磨。因为「 老大难 」回稿慢,实际上我批阅的次数并不多,大概只有三四回的样子。到五月中旬,要毕业答辩了,「老大难」果真没出意外地没搞定论文。他很爽快,跟我说不参加答辩,直接参加延期答辩。



我隐隐然觉得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就在前两天,「老大难」告诉我,不要学位了,准备拿结业证走人。我跟学院沟通了一下,没问题,我签几个字,学院领导签几个字就行。说实话,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指导论文,最后还是过不了,我心里还是很沮丧的。但我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 ……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尊重他人选择,放下助人情结,避免自我感动,享受畅快人生。咱们还是放过彼此吧。
写在最后:
毕业季,我身边导师改论文被气个半死的案例太多了。
当然,也有不少导师坦言,带完毕业论文,师生关系会很不一样,因为毕竟是两个人一起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学生会很感谢导师,也会一直记得导师。
这也是很多人选择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正反馈。
对于大多数导师而言,带毕业论文,只能痛并快乐着。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 PCR、WB、蛋白研究、免疫学实验、细胞实验、类器官、外泌体、肿瘤研究等,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同行分享等活动。如需进群可以先加实验菌企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