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最强省,高校牵头 12 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4-06-09 17:30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来源:金羊网近日,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透露,2023 年,全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63 项,获批经费达 28.63 亿元。广东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连续 2 年排名全国第二。会议强调,广东要不断推动基础研究取得更大突破,为在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重要支撑。推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向港澳开放申报根据《中国基础研究竞争力报告 2023》,广东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连续 2 年排名全国第二。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中,「 知识创造 」 指标连续 4 年排名全国第二,有力支撑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 「 七连冠 」。在打造高素质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方面,广东已吸引汇聚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顶尖人才数百人。会议强调,要协同港澳共同开展深度科技合作,探索由港澳方牵头新建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推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面向港澳开放申报,支持港澳力量深度参与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将重点支持数学、物理、人工智能等基础学科会议透露,广东持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2018 年以来共投入 285 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高校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学科。目前全省有 28 所高校的 226 个学科入围 ESI 全球排名前 1%,较 2020 年底增长 116%;10 所高校的 30 个学科入围 ESI 全球排名前 1%,较 2020 年底增长 275%,两者的增幅均为全国第一。广东省高校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 12 家,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 201 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14 家,极大增强了高校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的能力。探索大任务牵引的大平台建设新模式,目前已立项建设 8 家卓越中心(含 2 家培育建设),每个中心 5 年共支持 1 亿元。广东下一步将大力加强具有广东特色的高峰学科建设。其中,重点支持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发展。鼓励高校开展跨学科协同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专家观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小明:近期多项成果将服务社会发展会上,陈小明介绍了近期卓越中心取得的多项成果,有望助力实现国家 「 双碳 」 目标。例如,胡鹏教授发现了一种 「 百步穿杨 」,「 精确制导 」 惰性的 C-H 键的化学转化的反应,而且反应条件简单易行,可望极大减少烷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料和能量消耗;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 Science 杂志上。郑治坤教授创制了一种全新结晶聚合物均孔膜,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韧性和弹性,可望突破聚合物分离膜发展瓶颈,实现碳四到碳八同分异构体高效、低能耗分离。这一成果发表在另一本国际顶级刊物 Nature 杂志上。张杰鹏教授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分离 CO 的新机制,可以从多种混合中高效分离出高纯度 CO,发表在 Nature Materials 上。廖培钦教授创制全新催化剂,实现 CO_2 与硝酸根的低能耗电化学共还原,高效制备尿素,将发表在 Nature Synthesis 上。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