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做实验,结果大不同!实验小鼠偏爱女性,厌恶男性,原因竟如此炸裂......

2024-05-31 18:05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叶湘伦
字体大小
- | +


常有科研人员抱怨,辛辛苦苦做完小鼠行为学实验,他人却难以重复实验结果,导致自己被扣上伪造数据、学术不端的帽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别急,可能是重复实验的人和你性别不同。

美国马里兰大学女性科学家 Todd D. Gould 教授团队曾在著名杂志 Nature Neuroscience 上发表研究论文 :

Experimenters sex modulates mouse behaviors and neural responses to ketamine via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该文解释了小鼠对实验人员性别的偏好。

图源:Nature Neuroscience

他们发现小鼠刻意地回避男性的气味,却偏好女性的气味。与女性相比,男性开展小鼠行为学实验时,小鼠表现得更加抑郁和焦虑。

图源:Nature Neuroscience 小鼠在暴露于雄性和雌性实验者气味后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论文发表后,引起广泛热议,Gould 教授团队在 

Inconvenient truths and the usefulness of identifying unknown unknowns 一文中对论文的来龙去脉做了解释。

原来早在 2016 年,Gould 教授团队的男科学家发现了氯胺酮的代谢物具有抗抑郁的作用,然而后期另外一位女科学家却无法重复该实验结果。

考虑到以往有文献报道男女研究人员能够导致小鼠应激反应和行为学的差异,Gould 团队便对此进行深入探究,由此诞生了上文所提到的研究成果。

除了小鼠厌恶男性偏好女性,蚊子叮咬人也有选择性。


蚊子叮咬也选人

每到夏天总有一群人被蚊子穷追不舍,即使全身包裹得密不透风也难以逃脱蚊子的侵扰。

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  Leslie B. Vosshall 团队曾在 Cell 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Differential mosquito attraction to humans is associated with skin-derived carboxylic acid levels 阐述蚊子偏爱某些人类的原因。

图源:Cell

研究发现人类对蚊子的不同吸引力与人类皮肤产生的羧酸水平有关,高度吸引蚊子的人皮肤上产生了更高水平的羧酸。

更神奇的是,他们还发现蚊子的嗅觉系统进化出了复杂的「自动防故障装置」,即蚊子的单个嗅觉神经元存在多种类型的化学受体,可以探测到不同的气味,确保它们总是能闻到人类的气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小小的蚊子为了生存竟然可以进化出这样一套识别系统,不得不说真是牛。而我们人类为了生生世世地繁衍也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系统,以保子嗣延绵不绝。


男性当爹后大脑皮层萎缩

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健康研究所的科学家曾在 Cerebral Cortex 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提出男性在成为父亲后大脑皮层萎缩 1%—2%。

图片来源:Cerebral Cortex

男性的脑部萎缩区主要发生在「默认模式网络」的脑区,这与他对自己父亲身份认同和情绪感受有关。

因父亲未经历孕育之苦,与孩子的亲密感不如母亲多,因此这种脑区萎缩是对大脑的改进与调教,以此加强父亲与孩子的联系,增加父亲抚养孩子的责任感。


好男人都结婚了吗?

男性在不同的角色里有不同的人生体验,上述论文从脑科学的角度对男性的父亲角色进行探讨研究,我国学者则曾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中研究了男性在成为丈夫后工资婚姻溢价及其产生的原因。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经典问题:好男人都结婚了吗?

图片来源:经济学(季刊)

作者发现在控制相关特征变量之后,在婚男性工资比非在婚男性工资显著高出 6.8%,我国男性存在婚姻溢价。

研究结论传递出正能量,同等条件下已婚男性收入更高,不是因为好男人都结婚了,而是因为结婚,他才成为好男人。

截至 2024 年 5 月 31 日,这篇论文已经被下载了 17962 次,引用了 88 次,可见我国读者对美好家庭的向往之情,将家庭建设视为重要的人生目标。

与上述论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国防科技大学的两位学者也曾提出「男生追女生的数学模型」,论文下载次数高达 7 万余次,想必给了无数彷徨的男性追求者精准的指导。

图片来源:知网

看到这些趣味论文,小伙伴们是否会心一笑?论文千万类,严谨第一位。若是研究对象再有些许趣味,岂不是更令读者拍手叫好?小伙伴们看过哪些趣味论文,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参考资料: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2-01146-x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09.034https://doi.org/10.1093/cercor/bhac333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