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自然之 「 行路难,今安在?」
2024 年的科研项目申请量创历史新高,特别是面上项目,申请量激增至 178,347 项,同比增幅高达 49.1%。具体到各类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量也达到了 149,929 项,增幅为 11.6%,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量分别为 28,203 项和 8,395 项,增幅分别为 13.3% 和 8.7%。即便今年国自然的资助金额增加了 213590.72 万元,但杯水车薪,远远缓解不了国自然的申报压力。
所以今年面上中标率将会低至 6%?8%?并且其他项目的中标率也将会十分惨淡!
尽管如此,作为一名希望晋升评职称的医学或者科研人员,依旧不能放弃,依旧要不断写本子申请课题。真可谓是,基金虐我千万遍,我待基金如初恋,这是大部分小伙伴面对基金的真实写照。每年国自然的申请人数众多,但是在总体资助率的限制下,评审专家只能优中选优,必然有大量的标书未能获得资助。我们只能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自己的标书内容。
二、国自然中标要素
那中标的要素是什么呢?又或者说,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拿下国自然呢?我们来看下中标要素:本子、底子和圈子。
1. 对于底子,就是指我们的文章和学历,文章是中科院几区多少分的,学历是硕士还是博士,这会影响到评审专家对我们硬实力的认可,对我们项目的中标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后续我们将会单独写一份帖子来为各位详细分析我们的文章水平对我们项目中标率的影响)
2. 对于圈子,就是指我们的依托单位(是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985 高校,还是说二三线城市的三乙医院?),我们的现任领导又或者说我们师从某某(是院士,还是全国知名主任,又或者是不知名的谁谁),这些都会对我们项目的中标有着不可名的影响。
3. 对于本子,也就是我们的标书,这是我们今天讲的重点,圈子和底子我们短时间内无法改进或提升,但本子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并且质量可以做到最好,这也是我们可以最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面。
那么,如何写好一份高质量的标书?
① 标书的灵魂就是我们项目的科学假说。首先,一份创新可行且引人注目的科学假说会直接让我们的标书在众多标书中脱颖而出。这也是我们项目中标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那么,什么样的科学假说才算得上 「 上乘 」?怎么样才能既要创新又要可行?蹭国自然热点可行吗?
这个灵魂三问也是很多申请人非常想解决的困扰。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我们说创新,并非是指所有人都没研究的,而你是敢为人先,开创一条新的研究方向(当然,如果你真有这个实力,中标绝对没问题)。国自然创新,是指在有文献可依或者前期数据可依的条件下,寻找一些新的内容,比如发现某个蛋白的一些新型翻译后修饰,或者发现某个蛋白的新型上游调控机制,又或者说发现某种普遍认知的蛋白具有新型表型调控作用(双硫死亡?出核入核?)。这个有文献可依便是指我们的假说并不是完全空穴来风,但也不能完全都是文献报道(要都有文献报道,我们还研究它干啥)。
其次,蹭热点怎么样?简而言之,合理即可行。如果你设计的思路既满足了创新的要求,并结合自己前期发表的文章,合理关联上当前国自然申报热点,这是最合理也是最恰当的一种设计国自然假说的模式(帖子末尾会附上当前国自然申报热点,供大家参考)。
② 掌握标书写作技巧,也是中标一大利器。当我们有了一份创新且合理的国自然假说后,把这份假说充分展现出来也是重要的环节。评审专家比较看重的就是标书的摘要、立项依据、科学假说、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特色之处,所以我们在标书写作中务必对这些内容要十分上心。(我们这里就以摘要和立项依据为例进行说明)
摘要撰写时注意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疾病研究的问题(提出问题);
2.目前研究热点(问题切入);
3.预实验数据(提出假设的依据);
4.提出假说(根据研究热点和预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科学假说,一句话);
5.拟进行研究(研究内容的缩写,打算怎么证明或验证假设);
6.研究意义,同时撰写时严格把控字符数,400 以内
立项依据的撰写主要包括几个部分:
1. 你要研究什么?即临床问题;
2. 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3. 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有哪些缺陷,哪些问题,从何处入手?
4. 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发现了什么,即预实验,为什么我来研究这个问题最合适以及为何产生此假说?即阐明假说形成的思路过程。
5. 凝练出本课题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研究假说」。简要说明你的研究思路,并说明前期已经取得的预实验结果,以说明该项目假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实验结果达到总研究内容的 30% 左右为宜。
在撰写立项依据时,参考文献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权威和有影响力的文献;
2. 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近 3 年,不可引用太老的文章,且需引用几篇申请当年发表的文献;
3 引用适量的文献:在立项依据中,不要过度引用文献,也不要过于依赖文献堆砌,青年、地区 30 篇左右,面上 40 篇左右即可。
三、提早布局、要为人先
国自然现在已经进入到非常卷的时期了,对于临时抱佛脚的标书基本不可能会中标了。如果大家非常迫切申报到项目,一定要提早布局。至少要把标书的质量大幅度提上来,从设计科学假说,再到标书写作,都需要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好的本子是我们中标的关键,要做到 「 尽人事,听天命 」,把我们能做好的部分做到最好,没办法短期提升的(底子?圈子?)也不必过于忧愁。尽自己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