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 13 岁少女,被好友害死,死前最后一刻还在做实验,科学大神的人生有多离奇

2024-05-12 18:0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我演戈多
字体大小
- | +

著名的画家雅克 · 路易 · 大卫曾给资助他的贵人-安托万 · 拉瓦锡(A. L. de Lavoisier)创作了一幅旷世名作《拉瓦锡夫妇》。这幅画生动地记录下拉瓦锡和他的夫人创作《化学基础论》的过程。

这是科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名作,也是们在化学课本上看到的拉瓦锡。

然而,六年之画家大卫在处死瓦锡的文书上签上了自己名字,亲手将这位伟大的化学家送上了断头台。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幅画,走进「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的一生。

油画《拉瓦锡夫妇》完成于 1788 年


娶 13 岁的玛丽为妻

作为画作的另一位主角,拉瓦锡所深情凝视的正是他的夫人-玛丽-安娜 · 皮埃尔莱特。

玛丽的父亲是一位包税官,跟家资颇丰的拉瓦锡是同事。在玛丽十三岁的时候,被到访家中的一位大佬看中。

这位大佬有钱有闲,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年纪比玛丽大了近四十岁,接受过教育的玛丽自然看不上他。

但碍于大佬的地位,玛丽的父亲也不敢直接拒绝,只能向自己的同事拉瓦锡求助。

作为玛丽父亲出生入死的好朋友,拉瓦锡自然愿意替玛丽的父亲排忧解难,他的解决方式就是娶玛丽为妻。

28 岁的拉瓦锡经常出入玛丽家,二人经常探讨科学问题,本就互生好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步入婚姻的殿堂,这一年,玛丽年仅 13 岁。

玛丽的单人画像

婚后没多久,靠收税赚了不少钱的拉瓦锡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加深,扩大了自己的科学研究。

拉瓦锡在最初的几年中并没有科研助理,其研究早期大量工作都是在夫人的帮助下完成。

玛丽要打点实验器材、做实验、整理实验记录与数据。

因为拉瓦锡看不懂英语,还要自学英语将来自英国的最新文献翻译给拉瓦锡看。

由于拉瓦锡不爱绘图,玛丽从当时大卫那学习了绘画技巧,帮拉瓦锡绘制实验记录与著作中的插图。

拉瓦锡和其他实验人员

在生活中,玛丽是打点全家上下的家庭妇女,在实验室内,她亦是拉瓦锡的合作伙伴。

玛丽绘制的实验图示

遗憾的是,此时比居里夫人闻名于世早了近百年。

这一时期,科学界与贵族圈都无法接受女性科学家在学术著作中「抛头露脸」。

拉瓦锡也是一个极其注重署名权的人,甚至一度侵占他人的署名权。

因此,在拉瓦锡的著作中,我们很难找到玛丽存在的痕迹。玛丽只能将自己名字署在不起眼的插图角落。

烧瓶、瓶塞与手稿

伟大的烧瓶与瓶塞

在画中,我们还能看到地上放着烧瓶与瓶塞,这套装置对拉瓦锡的研究非常重要。

在拉瓦锡的时代,人们对化学的研究刚刚起步。

彼时的科学家认为燃素是构成火焰的主要元素,在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燃素会从物质中释放形成火焰,这就是所有燃烧现象由来。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我们根本没法测量燃素的质量,一些物质在燃烧后甚至质量出现了增长,那是否意味燃素的质量是负数呢?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拉瓦锡重新审视了燃素说,认为物质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一定有什么物质干扰了测量。

为此他重复了前人的实验,唯一的差别是他为燃烧反应的烧瓶塞上了瓶塞,就是这个小小的瓶塞,启动了化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由于气体无法进出烧瓶,拉瓦锡发现物质在燃烧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改变,这也进一步引申出了很重要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空气中存在一种物质能够与可燃物发生反应,这物质正是我们所熟知的氧气。

拉瓦锡的「氧化说」迅速取代了「燃素说」,凭借着自己手上拥有最高精度的测量装置,拉瓦锡对空气进行了精确的分析、酸碱反应、水分解合成等重要基础化学反应的研究。

画中的案上有一份书稿,它被认为是拉瓦锡的著作《化学基础论》。这本书记录了拉瓦锡的重要发现,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拉瓦锡夫妇》这幅画作不仅体现了大卫极高的绘画水平,也凝练了拉瓦锡夫妇的人生与科学成就,是科学、艺术与家庭的完美结合。

但在这幅画完成的六年后,拉瓦锡却被送上了断头台。


断头台上的著名实验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身为贵族与税务官的拉瓦锡迅速成为革命者宣泄的出口。拉瓦锡失去了自己的金钱、地位,以及科研的权利。

在度过了悲惨的五年之后,拉瓦锡和自己的税务官岳父一起被雅各宾派送了断头台,年仅 51 岁。

而伟大的画家大卫,正是在死刑令上签字的公安委员会成员。

拉瓦锡这一死,也留下了一个著名的死亡传说。

据说,他一直十分好奇人的头部被砍下来之后是否还有知觉,于是试图在生命的最后亲身试验。

他吩咐周围参观的人帮他记录下头部被砍下来以后眼皮眨动的次数,以此来判断大脑仍然存在知觉的时间。

根据当时的记载,拉瓦锡的眼睛最终眨了 11 下,大概 10 秒钟左右,因此人们得出人的头部在被砍下来的 10 秒到 15 秒仍然存在知觉的结论。

其实,这段谣传只是探索频道节目来宾转述他所听到的杜撰故事,史料记载并没有任何眨眼相关的纪录。

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拉瓦锡被重新判定为无罪并被平反。

拉瓦锡死后,拉格朗日惋惜道:「 他们只一瞬间就砍下了这颗头,但再过一百年也找不到像他那样杰出的脑袋了。」

最后,再回到《拉瓦锡夫妇》这幅画上,它现存于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果大家有幸前往,千万不要错过这幅汇聚了艺术、科学史、爱情与友人反目的「集大成之作」。


投稿合作:linina1@dxy.cn( 生物学霸招聘兼职作者,待遇丰厚,有意者发简历至邮箱)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