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北大、复旦团队做肿瘤研究,从思路到应用一次搞定

2024-05-12 18:0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近期,北京大学吕丹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了调节主要组织相容性 I 类分子(MHC I)表达的重要因子— PTIR1,它通过抑制免疫蛋白酶体活性,最终限制 MHCI 分子对新抗原的呈递,导致 T 细胞不能有效识别、杀伤肿瘤,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Cell Reports[1]。在多种癌症类型中,MHC 分子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肿瘤生物标志物,与其它癌症生物标志物联用有助于有效诊断、治疗癌症[2]


肿瘤生物标志物在癌症早期筛查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发现潜在肿瘤生物标志物,其在癌症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有哪些?免疫逃逸是目前癌症治疗研究的难点之一,基于此,有哪些方向值得深入研究以增强免疫细胞抗癌能力?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了解肿瘤标志物的筛选鉴定和应用,开展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治疗的研究,Bio-Techne 将在 5 月 15 日 19:00 开展《聚焦癌症生物标志物,从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全解析》线上课程,特邀北京大学吕丹教授,复旦大学周晨浩博士和 Bio-Techne 马艳龙博士围绕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生物标志物鉴定筛选及应用等问题进行细致的分享!现报名参与直播,惊喜好礼等您拿~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报名▼



课程内容:


主题一,结肠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


围绕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与免疫治疗耐药性的形成,解析肿瘤发生发展以及免疫逃逸的分子机理,并分享研究心得与未来展望。


主题二,基于 Luminex 的蛋白组学助力肿瘤早期检测


介绍全新的生物标志物检测体系以及在肿瘤筛查/诊断中的应用,可以同时进行多靶标的检测,提高筛选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主题三,肿瘤微环境与肝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


关注免疫微环境中肿瘤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讲解肝癌发生的潜在机制。此外,梳理分享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挑战及展望,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前沿动态。





内容策划:邹礼平

内容审核:钟可可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Song J, Liu Y, Yin Y, et al. PTIR1 acts as an isoform of DDX58 and promotes tumor immune resistance through activation of UCHL5. Cell Rep. 2023 Nov 28;42(11):113388. doi: 10.1016/j.celrep.2023.113388. 

[2]. Yang Yunpeng,Sun Jiya,Wang Zhehai et al. Updated Overall Survival Data and Predictive Biomarkers of Sintilimab Plus Pemetrexed and Platinum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quamous NSCLC in the Phase III ORIENT-11 Study.[J] .J Thorac Oncol, 2021.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