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5 日,科睿唯安公布了 ESI 从 2013 年 1 月 1 日到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统计数据。ESI 每 2 个月公布一次,均为上一次数据的基础上增加 2 个月的数据,但是每年 5 月份会去除掉最旧一年的数据。
ESI 收录了 12000 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 SCIE 和 SSCI 近十年发表的论文和被引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已经被全球普遍认可。ESI 指标用来评价一所高校(或机构)的科研水平,甚至通过 ESI 高被引科学家来预测诺贝尔获奖者。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也普遍把 ESI 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学科数作为建设目标。
中国内地一共 449 所高校有学科进入全球前 1%,其中新增 8 所,除哈尔滨工业大学 (深圳) 不再单独统计外无退出高校。新增高校为:西湖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中国内地有学科进入全球前 1% 的所高校中(北京协和医学院计入高校,北京协和医院计入机构,分开计算),中国内地 8 所高校进入世界前 100 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全球排名 24 名居全国第一,清华大学全球排名 39 名居全国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排名 47 名居全国第三,浙江大学全球排名 49 名居全国第四,北京大学全球排名 54 名居全国第五,中山大学全球排名 91 名居全国第六,复旦大学全球排名 94 名居全国第七,华中科技大学全球排名 99 名居全国第八。
ESI 将全部科学分为 22 个专业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等。具体学科及数量如下:

中国内地新晋千分之一的 12 个学科,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的工程科学,华中科技大学的生物与生化,华东师范大学的环境/生态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的化学,福建农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的农业科学,陆军军医大学的临床医学,清华大学的多学科。无千分之一学科退出。

2024 年 3 月中国内地高校 ESI 排名情况(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不区分两地办学,南昌工程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因英文名字相同不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