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文章「内卷」,靠RNA和蛋白共染就能发顶刊,研究思路看这里

2024-03-07 18:03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在肿瘤免疫研究中,免疫细胞的「好」与「坏」,是一直以来不断探讨的问题。最近,William J. Muller 团队发表在顶刊 Immunity 上一篇题为「The tumor-derived cytokine Chi3l1 induces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that promote T cell exclusion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团队利用 RNA 和蛋白共染等技术,将 RNA 原位杂交(RNA-ISH)与多重免疫组化(mIHC)相结合,发现 CD4+ 和 CD8+ T 细胞在空间上被限制在间质中,不能浸润到肿瘤病变部位,进一步研究提出肿瘤细胞产生趋化因子 Chi3l1,诱导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形成胞外陷阱,从而阻止 T 细胞浸润到肿瘤中。该研究为肿瘤免疫 Chi3l1 中和抗体的开发以及增加 T 细胞浸润提供理论依据[1]


RNA 和蛋白检测相辅相成,可同时确定目标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丰度和准确位置,对疾病机制研究和生物标志物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RNA 与蛋白共染逐渐成为机制研究的重要技术,助力发现疾病发生发展的突破口,尤其在肿瘤研究领域。


目前 RNA 与蛋白共染在肿瘤研究中的重难点在哪?如何利用此技术进行生物标志物探索?基于此的单细胞多组学研究思路和热点是哪些?为了让广大科研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应用此技术,艾克发生物将于 3 月 13 日 15 点举行主题为《RNA 和蛋白共染技术在肿瘤免疫中的应用及展望》的直播研讨会,聚焦 RNA 和蛋白共染在肿瘤基础机制和临床研究的应用潜力,更有疑难问题解答和经验分享。为此,我们有幸邀请到领域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黄子凌医生作报告。干货满满,直播期间还有机会赢取 U 型枕、便携式手持小风扇,赶快报名吧~




精彩内容抢先看:



主题一、RNA 与蛋白共染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RNA-ISH 可实现对特殊蛋白(如无抗体表征或低表达的蛋白、分泌蛋白等)和非编码(Lnc)RNA 等的检测;mIHC 可以在单个组织切片中同时检测多种蛋白生物标志物,在细胞成分、细胞功能和细胞间相互作用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空间表达谱数据,高效且重复性强。在此,黄老师将系统阐释如何运用 RNA-ISH 及 mIHC 发现问题、开展肿瘤研究及应用推向临床。



主题二、空间多组学助力生物标志物的开发


艾克发生物应用科学家许梦楠将为大家呈现基于组织样本的单细胞原位空间多组学整体解决方案和个性化开发流程,助力肿瘤免疫研究、临床试验研究等。



艾克发生物研发的 AlphaXISH RNA 原位检测试剂盒,可实现在一张组织切片上最多标记 3 个不同的 RNA 分子。根据试剂盒的不同,分为荧光(TSA 技术)试剂盒和明场(化学显色)试剂盒,适用于多种组织切片类型,如石蜡包埋切片和新鲜冰冻组织切片等。搭配成熟 mIHC 平台,形成单细胞原位空间多组学整体解决方案(RNA 和蛋白共染),检测靶细胞中的 LncRNA,识别分泌蛋白的细胞来源,检测特定细胞的高度同源转录本、可变剪接体等,进行 RNA-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等。


单细胞原位空间多组学整体解决方案


RNA 双标 + 蛋白三标共染视野图


立足于未来,艾克发生物将在空间多组学的临床转化道路上砥砺前行,推动 mIHC 和 RNA-ISH 等技术的成熟落地,共同迈向肿瘤精准诊疗的黄金时代!


内容策划:邹礼平
内容审核:朱超敏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Taifour T, Attalla SS, Zuo D, et al. The tumor-derived cytokine Chi3l1 induces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that promote T cell exclusion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Immunity. 2023 Dec 12;56(12):2755-2772.e8. doi: 10.1016/j.immuni.2023.11.002.

[2].Mund A, Brunner AD, Mann M. Unbiased spatial proteomics with single-cell resolution in tissues [J]. Mol Cell. 2022;82(12):2335-2349

[3].https://doi.org/10.1158/1538-7445.AM2023-5706

[4].Mills AM, Coppock JD, Willis BC, Stoler MH. HPV E6/E7 mRNA In Situ Hybridiz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 Am J Surg Pathol. 2018;42(2):192-200.

[5].Koster S, Gurumurthy RK, Kumar N, et al. Modelling Chlamydia and HPV co-infection in patient-derived ectocervix organoids reveals distinct cellular reprogramming. Nat Commun. 2022;13(1):1030.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