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鹏教授被「停招」事件再反转?官方再发声明;股市波动将增加心脏病的发病率

2024-02-12 09:0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Rambler
字体大小
- | +

 学霸快报 每周一准时更新

追踪科研热点、分享行业资讯


热点资讯:


杰青薛鹏教授被「停招」事件再反转?官方再发声明
2 月 9 日,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计科中心」或「中心」)再次发布严正声明,称中心于 2023 年 8 月 31 日启动了薛鹏教授的离职交接工作,截止目前,薛鹏教授既不办理离职手续,也没有撤回离职申请。
同时,2018 年至 2020 年,中心投入了 1186 万元人民币建设「专用用途」平台,为薛鹏教授申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提供了足够的工作条件支撑。

2024 年 2 月 4 日晚上七点,薛鹏教授用个人短视频账号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求助」视频。
视频中的薛鹏教授手持身份证和「举报」材料,录制长达 1 分 50 秒的视频向网友寻求帮助。

视频中的薛鹏教授表示自己现在隶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是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但她在正常招收学生作为其学员时,却在 2024 年 2 月 1 号下发的一份研究生招生名单中,被「踢出局」。
之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在 2 月 5 日迅速做出回应,指出薛鹏教授在 2023 年 7 月 26 日曾提交离职申请,并计划于同年 10 月 31 日正式离职。
一天后薛鹏教授回应她确实提出了辞职申请,但单位未同意,也未出具离职证明或协助完成离职手续。
其次,单位同意辞职的前提是,她必须终止在基金委的杰青项目申请,并放弃杰青称号。
薛鹏教授认为,单位的要求不合理,并表示咨询了多位专家的意见,他们也认同她的观点。最后,她曾提出了折中方案,愿意继续留在该中心工作,完成杰青项目。
信息来源:双一流高教、SCI 科研帮


高校新闻:
两所大学,合并!刘怡均教授任首任校长
慈济大学、慈济科技大学确定今年 8 月合并。刘怡均教授为两校合并后的首任校长。
相关主管部门已同意,2024 学年起将合并为新的「慈济大学」,也是中国台湾第二起技专和普通大学的合并案。相关主管部门日前核定,现任慈济大学校长、慈济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教授刘怡均为今年 8 月合并后第一任校长。

刘怡均任期 4 年,聘期自两校合并基准日起算至 4 年止,从今年 8 月 1 日起至 2028 年 7 月 31 日。另外,校长依规定应专任,除担任学校教课外,不得担任校外专职,亦要求学校确实办理。
慈济大学现任校长刘怡均系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印地安那大学微生物学硕士、台湾大学植病学系学士;2019 年出任慈大校长至今,曾任教务长、副校长,同时为慈济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教授。

目前,慈济大学和慈济科技大学网站均设置了「合校专区」,详细披露合并进展及重要文件。
据报道,慈济大学与慈济科技大学隶属同一法人 —— 慈济学校财团法人,但两校因应高教环境,讨论合并已逾 20 年。

据报道,合并后,慈济大学将成为具有原慈济大学校本部、人社校区及原慈济科技大学等三个校区的大学,各学制班别则维持原规模,并依现行管道招生。


校方当时指出,未来会保留高教、技职学制,师资与课程共享,并增加跨领域及通识,希望发展为完整的综合型大学。并校后校地总面积 65.8 公顷,可使用校舍面积 40.1 公顷,规划初期以原有校区模式运作,校区间则会安排交通接驳。
根据两校合并计划书内容,两校合并后学生数上看 6559 人,大学部约 4620 人,其余则为研究所和专科部学生;教师预计 518 人,编制内教师 460 人。
信息来源:双一流高教


行业动态:
宇测生物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近日,宇测生物两项基于单分子分析策略的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试剂盒顺利获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批文:
磷酸化 tau-181 蛋白测定试剂盒苏械注准 20242400189
β 淀粉样蛋白 1-42 测定试剂盒苏械注准 20242400192

宇测生物将持续领跑单分子免疫技术及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细分赛道!
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相较于传统 PET 扫描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侵入性低,易于采集,可及性更高。由宇测自主研发的「β 淀粉样蛋白 1-42(Aβ1-42) 测定试剂盒」、「磷酸化 tau-181」蛋白测定试剂盒」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辅助诊断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宇测生物此次获批的两个 AD 测定试剂盒,搭配使用基于单分子分析策略 AST-Dx90,检测灵敏度可达 fg/mL 数量级,10 分钟即可获得实验结果。与化学发光、酶联免疫等传统免疫检测技术相比,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灵敏度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精准的检测血液标志物更早一步识别和筛选风险人群。

图片:AST-Dx90
信息来源:宇策生物



研究进展:


985 高校团队揭示股市波动对心脏病的影响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陈韵岱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20 医院等医院杨丽霞主任医师,研究人员,在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期刊发表了题为:Stock volatility may trigger the onse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nationwide case-crossover analysis 的论文。
这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病例交叉研究提供了新颖而有力的证据,表明了股票指数的上涨和下跌都可能迅速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其亚型的发作,且该影响可持续 3 天。进一步分析揭示,春夏时期,女性群体以及小于 65 岁的人群可能更加敏感。
这项研究结果为经济事件因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证据,对公共卫生干预和健康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从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CCA)数据库-胸痛中心获取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共 2539922 例 ACS 病例。根据排除标准最终纳入该研究的患者为 2113728 例。这些患者来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 2096 家医院,他们中有一半年龄超过 65 岁,67.7% 为男性,在研究期间,沪深和创业板指数均经历了显著且相似的波动。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纳入和排除流程图
研究团队观察到,所有股票指数的日收益率与 ACS 发病之间呈 U 型关系,也就是股票指数的上升和下降都增加了 ACS 发病的风险。
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每下降 1%,ACS 当天的风险分别增加 0.96%、0.65% 和 0.87%;同样,指数每上升 1%,ACS 当天的风险分别增加 1.06%、0.45% 和 0.17%。
ACS 发病与股票指数涨跌的关联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关联性在当天最显著,在 1 天后减弱,2 天后大部分趋于不显著,也就是说,股市指数的涨跌与 ACS 发病风险的关联最长可持续 3 天。
股票指数的涨跌与 ACS 各亚型之间的关联性不同,其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这两种 ACS 亚型的关联性更显著。分层分析显示,女性,以及年龄小于 65 岁的人群对于股票指数涨跌相关的 ACS 风险更加敏感。此外,股票指数涨跌与 ACS 风险的关联在温暖季节(春夏季)比寒冷季节(秋冬季)更显著。
综上所述,这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病例交叉研究提供了新颖而有力的证据,表明了股票指数的上涨和下跌都可能迅速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其亚型的发作,且该影响可持续 3 天。进一步分析揭示,春夏时期,女性群体以及小于 65 岁的人群可能更加敏感。
信息来源:募格学术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