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博士流落美国街头 16 年,原因令人唏嘘;教育部新规:论文撤稿后还需自查!

2024-01-08 18:04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Rambler
字体大小
- | +
 学霸快报 每周一准时更新追踪科研热点、分享行业资讯

热点资讯:


 复旦留美博士流浪十六年:最新进展!
近日,有博主在视频平台上发布「华人博士流浪纽约街头 16 年」的系列视频,受到广泛关注。据网友发布的与流浪男子的对话视频显示,男子在美国纽约街头衣着不整,一边吃饭,一边讲述着他的遭遇
图片来源:网友发布的视频截图
视频中的男子思维逻辑清晰,并自称学的是物理专业。另有网友发视频称,该男子姓孙,江苏省江阴市人。
1 月 4 日下午,有江阴市当地的救助机构发布了孙某在美国的视频称,孙某原籍江阴市长泾镇,智商极高
升入江阴南菁中学(现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后,被复旦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去美国深造,硕士、博士毕业后,再留校读博士后。后来由于离婚等原因受到精神打击,而流落街头。
1 月 7 日,据了解,孙某已得到了妥善安置。7 日上午,从志愿者和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处获悉,白天有人在临时住处陪伴孙某,校友会将根据他的精神状况进行下一步帮助计划。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信息来源:光明网、澎湃新闻


高校新闻:
清华北大宣布校园互通

2024 年 1 月 1 日,清华方面介绍,自今日起,清北两校师生实现畅行互通

2024 年 1 月 1 日凌晨,清华校园交通管理服务官方公众平台「行在清华 」发布消息:
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保卫处发布了《关于我校师生员工畅行北京大学校园的通知》:
我校与北京大学比邻而居,交流合作密切,实现人员畅行互通,不仅是长期以来两校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也对推动两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两校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两校师生实现畅行互通。
清华大学在通知中表示:结合校园管理实际情况,两校校门实行查验通行制。两校将交互身份核验信息,入校人员于校门经核验通过后可以步行或骑行入校。畅行互通的范围为在职教职工和学生(持学生证、工作证和校园卡人员)。学校将在本人同意后向对方提供身份证信息核验权限,逐步实现身份长期报备。
通知还提到:信息核验权限交互前,清华大学师生员工可凭新版学生证、工作证、校园卡经过人工核验进入对方校园。寒假前后,学校将根据系统开发进度推进开通身份证刷卡核验功能。请大家遵守校园管理相关规定,共同维护校园良好秩序。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行业动态:

罗氏开年三笔并购,总额超 40 亿美元


2024 年一开年,罗氏就官宣了三笔并购,总额超 40 亿美元。



先是罗氏的中国创新中心(CICoR)合作而来的宜联生物 ADC 产品,总额超 10 亿美元;
接着在 1 月 4 日当天,先后官宣与 Remix 合作 RNA 疗法,与 MOMA 合作新药靶点平台,两笔总额有望超 30 亿美元。

而在 2023 年,罗氏还相继与 PeptiDreamOrionis Biosciences 合作开发核药、分子胶疗法,两笔总额超 30 亿美元。
信息来源:Roche 官网


撤稿观察:
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由于 Hindawi 等国外出版机构撤回大量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对我国学术声誉和学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近期已发布《关于开展撤稿论文自查的通知》,决定在各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
2023 年 12 月 28 日,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发布通知称,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开展撤稿论文自查的通知》有关精神,决定在全校范围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各单位须组织本单位科研人员全面检索中英文科技文献数据库,对 2021 年 1 月 1 日以来,本单位、本人署名的科技论文被撤稿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核实撤稿原因和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2024 年 1 月 2 日也发布《关于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组织本单位「全体教职医务员工及在读研究生」全面梳理,确保全员覆盖。
另据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网站 2024 年 1 月 3 日消息,河南省教育厅 2023 年 12 月 29 日印发《关于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和重点核查工作的通知》称,2023 年以来,Hindawi 等国外出版机构陆续撤回大量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其中涉及河南多所高校,对河南高校的学术声誉和学术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深入推进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扭转科研工作中唯论文、重数量轻质量等不良倾向,引导科技评价工作突出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对低水平、低质量论文予以限制。特别是针对医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要建立健全职称评聘、学位授予、科研考核等政策制度,进一步完善以科研质量、科研绩效、科研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考核生态。
信息来源:诚信科研


研究进展:


2024 中国团队首篇 Cell!理解致命癌症,有了重要突破
2024 年 1 月 7 日凌晨,中国科学家团队在细胞杂志的一篇最新资源论文中带来重要突破。研究通过全面的蛋白质基因组学表征,为中国 SCLC 患者的肿瘤发生、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景观提供了全新见解,并且为不同亚型的 SCLC 指出了特异性的潜在治疗策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张鹏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季红斌研究员与高大明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首先从 112 例接受了手术切除的中国 SCLC 患者体内,收集了原发性肿瘤及手术切除的癌旁组织作为配对样本,并且对样本进行了涵盖基因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全面蛋白质基因组学表征。
▲最新研究对小细胞肺癌进行了全面的蛋白质基因组学表征,并取得一系列与治疗相关的重要发现(图片来源:参考资料)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从分析结果中确认了两个有助于评估疾病复发与进展可能性的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CASP10 和 HMGB3HMGB3 的过表达通过调节细胞连接相关基因的转录,起到促进 SCLC 细胞迁移的效果。而HMGB3 不仅可以作为 SCLC 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还可能在促进 SCLC 肿瘤发生中起着尚未完全理解的重要、复杂作用
这项最新工作不仅是中国团队 2024 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 CNS 开篇之作,也是探索 SCLC 疗法的重要起点。我们期待,这些重要发现不仅为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也将为我们带来更加有效的 SCLC 创新疗法,让这种致命癌症有药可治。
信息来源:丁香学术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