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子刊:全国 400 多所院校,6 成缺少学术不端举报渠道

2023-12-14 18:03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丁香园 DXY
字体大小
- | +

本文作者:以酥


近日,Nature 子刊发表了一份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中国 466 所医学院校关于科研诚信方面的建设情况。


图源: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结果发现,医学院校在科研诚信建设上有多样的部门设置和管理框架,但仍存在信息分散、警示不足等问题。


其中,285 所医学高校没有公开学术不端举报渠道,69 所没有可追溯的调查流程 [1]



全国 466 所医学高校,61% 未公开举报渠道


该篇研究采用横截面网络数据分析方法,以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2022 年 8 月公布的 466 所开设医学专业的高校为研究对象。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对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包括诚信网站、机构、课程等)进行统计。


纳入数据采集的具体项目,数据收集时间为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3 月 20 日。(图源:参考资料 1)


统计结果显示,85% 以上的院校都实施了专门的学术规范制度和科研不端行为调查程序,超过 95% 的院校都开展了以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为重点的课程活动,例如开展学术规范相关课程、举办培训班和讲座等。


不过,研究同时指出,这些校园学术诚信建设很大比例存在一定程度的更新滞后、或是信息不够公开等问题。


在信息披露方面,69 所(14.81%)没有可追溯的科研不端行为调查流程,285 所(61.16%)未公开举报渠道。


通过综合在线搜索收集到的 466 所中国医学院校发布的科研诚信信息的分类统计数据(图源:参考资料 1)


此外,在这 466 所大学中,尽管有 320 所高校设立了科研诚信专题网站或者专栏,但其中 75 所(16.09%)已经有四年多没有更新过页面信息。



四成医生:承认至少有过一种学术不端行为


一直以来,生物医学领域也是学术不端行为的重点监测和打击对象。仅在 2022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 75 起科研不端案件调查结果中,涉及医院、医学院校的通报案例便占到了 69.3%(52 例)[2]


国内一项数据分析显示,在所有科技部通报的医学领域学术不端案例中,数据造假出现频率占比最高(47.39%),其次分别为为论文代写代投、不当署名、虚假实验和图片造假 [3]


图源:参考资料 3


在一项针对中国三级医院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率的调查中,17.51% (38 名)的医院研究人员承认有过捏造、伪造或剽窃行为;41.94%(91 名)承认至少有过一种学术不端行为,最常见的是将未参与的研究人员添加到作者名单(64 名,29.49%)[4]


图源:参考资料 4


同时,这些医生们认为,晋升压力(65.9%)与发表论文压力(63.59%)等因素会对学术不端的行为造成影响 [4]柳叶刀发表的一篇社论也曾指出,与科研挂钩的晋升机制可能会使医学科研人员面临更大压力 [5]


而另一项国内针对 6 家三甲医院共 2094 位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显示,相对于其他人员,副高级及以上、承担国家级课题、发表论文数更多的科研人员,认为周围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相关情况的比例更高 [6]


图源:参考资料 6


一直以来,国内、外大多倡导通过提升研究人员诚信意识来避免或减少学术不端事件发生。而本次发布的研究中指出,大部分学校在相关培训课程及活动设置上已较为丰富,但在警示方面仍做的不够。


在欧洲,大部分的学院机构会设立独立的诚信部门或委员会,并配备 1 至 2 名专职工作人员 [7]。这些人员专门负责传播信息、协调教育工作以及管理学术不端行为案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在此基础上还提供额外的匿名电子渠道,以保护举报人的隐私信息。


明尼苏达大学的匿名电子报告系统

图源:University of Minnesota


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加大对科研诚信警示案例和示范成果的宣传、设立专职人员并公开联系举报渠道。


此外,还可以出具年度报告。2022 年,约有 65% 的英国大学发布了年度学术诚信报告 [8],对上一年度科研诚信工作以及出现的案例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便用于今后的科研诚信工作。



题图来源:参考资料 1

参考资料:

[1]Wang, F., Zhu, C.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egrity construction in 466 Chinese universities with medical programs. Humanit Soc Sci Commun 10, 776 (2023). https://doi.org/10.1057/s41599-023-02208-6

[2]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jd/04/

[3]李允水,龚浩,周罗晶.医学科研诚信治理对策探讨——基于科技部通报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分析[M].中华医学会,2023.

[4]Lingling Yu, Miao Miao, Wei Liu, Bi Zhang & Pengjun Zhang (2021) Scientific misconduct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 survey of researchers in three Chinese tertiary hospitals, Accountability in Research, 28:2, 95-114, DOI: 10.1080/08989621.2020.1809386

[5]China's medical research integrity questioned. Lancet. 2015;385(9976):1365. doi:10.1016/S0140-6736(15)60700-0

[6]薛静,胡佩武,郭华.高等医学院校科研诚信现状调查及案例分析--基于六家附属医院的调查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20,34(3):297-304.

[7]Wang F (2019) Institutional and experiential approaches to research integrity construction in Nordic and German-speaking Countries.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8]Zhao X, Zhao Y (2022) The construction of UK’s research integrity statement 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Think Tank Sci Technol 08:31–37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