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诺奖的研究投稿也会被拒?Nature:这事我熟,常干

2023-12-11 18:03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Olaf
字体大小
- | +
学霸君友情提示:文末有福利哦!

2019 年,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的博士生 Caitlin Kirby在自己的博士论文答辩时,穿着一条自己用 17 封拒信做成的裙子,出现在评委老师们的眼前。
图片来源:Lansing State Journal

做裙子的这 17 封拒信来自于她在该校攻读地球与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期间,分别是在奖学金申请、论文投稿、会议投稿过程中收到的。
她通过检索用「不幸」和「我们很遗憾通知你」两个关键词,找出了这些邮件,然后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做成了这条裙子。Caitlin 表示,自己收到的拒信远不止这些,做完裙子还剩很多。
图片来源:Lansing State Journal

拒稿、unfortunately、we regret to inform you……寥寥几个单词,写满了科研人的辛酸与无奈。
图片来源:小红书

本以为 17 次已经可以给一个博士生带来诸多压力。不过网友看后纷纷评论,称自己被拒稿的次数更多 ……
图片来源:小红书

更有的同学被千奇百怪的拒稿理由弄到哭笑不得……

图片来源:小红书

当然,在拒稿这件事上,命运似乎不会出现「麻绳总挑细处断」的荒诞情节。在科研路上,上至到院士大牛下至科研萌新,没经历过拒稿的「毒打」,那科研之路就是不完整的!
科研人真的很怕拒稿,但是拒稿信又像暴雨一样洒落在整个邮箱,简直是常态。很多诺奖级别的研究在发表初期大概率也会被审稿人「狂怼」。

Nature拒稿诺奖专业户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得主 Peter J. Ratcliffe,晒出了自己 30 年前收到的 Nature 拒稿信。而在 2019 年,他与哈佛医学院 William G.Kaelin 教授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Gregg L.Semenza 教授,正是因为这个被拒稿的研究 —— 低氧感应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而荣获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年,审稿人认为遗传机制上理解低氧反应还不够,建议投稿人去找一个「a more specialized journal」(更专业的期刊)

图片来源:Ratcliffe Lab
甚至还有一条建议称「该研究根本不配在 Nature 上发表。」此后 Ratcliffe 教授只好在 PNAS 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后续论文正是诺奖的重要评选依据,Nature 也因当年的拒稿而错失今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光环。
这并不是个例,Nature 的审稿机制,曾让它拒绝过一大批诺奖成果,几乎成了「拒稿诺奖专业户」。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柠檬酸循环」研究成果的发布的时候。Hans A. Krebs  在 1937 年发现「柠檬酸循环」,便立即投稿给 Nature 杂志,但是 Nature 没有接收稿件,而是让作者慢慢等待
图片来源:Nature Research
正是这篇哺乳动物体内柠檬酸与 α-酮戊二酸的合成》发现柠檬酸循环的文章,让作者获得  1953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更巧的是,类似的事在今年也发生了。2023 年诺奖得主卡塔琳 · 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在采访中称「我们的 mRNA 疫苗研究结果首先发送到了《Nature》杂志,在 24 小时内,他们就拒稿了,认为我此前在这方面没基础(incremental contribution,逐步累积的贡献)。我是大学才开始学英语的,所以还要查「incremental」这个词的意思!不过不管怎样,我们随后把它送到了 Immunity,他们接受了它」。
卡塔琳 · 卡里科(Katalin Karikó)
看来大型国际期刊都有着严格且富有逻辑的同行评审制度,这也成了我们的论文经常被拒绝的主要原因。虽说历经磨难坎坷,但好的研究,一定也不会被埋没在茫茫论文海中。
不过说在前面,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能摸清审稿人的「套路」,让拒稿的可能性降得更低,可能就会更快地将研究结果呈现给世人。

摸清审稿人套路,从拒稿原因入手
有人曾对被 107 个拒稿件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几大最常见的「拒稿」原因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可以看到论文观点的贡献度、文章长度是否合适、期刊范围是否匹配,成了稿件被拒绝的主要原因。
当然,即使上述的问题我们都已经符合要求了,依然存在不小的拒稿风险!
论文最可能因不符合期刊的使命和标准而被拒绝。这是最常见的拒稿原因,也是最不应该犯的错误之一。
我们可以仔细阅读目标期刊的目标和范围,尤其阅读目标期刊最近几期发表的论文。最后,在给编辑的投稿函(Cover Letter)中,需要强调投稿的研究与期刊读者和范围的关系。
同时,论文的语言、逻辑以及视觉呈现都对论文的接受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大家能在文章写作和投稿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开这些问题,让文章能更加顺畅的被接受,学霸君也为各位整理了一份非常全面的文章写作宝典!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自己遇到过的拒稿经历或者独特的投稿经验,我们会为评论区点赞数前 50 名的同学免费送上福利~



最后,想和科研人说:被拒稿是寻常事,不必灰心。
诺贝尔奖得主也曾被拒绝过无数次。说不准你被拒的稿件,也会在未来成为漫漫学术生涯里熠熠生辉、有所贡献。


编辑:GrayPlus题图来源:网络投稿合作:jiangjiahui@dxy.cn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