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浙大老师在线分享,新一代测序应用实例一次讲清

2023-12-05 18:03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纳米孔测序作为三代测序技术逐渐火热,于 2022 年受到科研界广泛关注。因其无需 PCR 扩增,可实时读取超长序列的优势,成为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利器。尤其对于大型、复杂基因组拼接产生革命性影响,基于纳米孔测序的长读长基因组组装策略,极大提高组装精度。对基因组超长片段的直接测序以及变异区域的全覆盖,使得其在解析基因组结构变异上具有绝佳优势。










作为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明星人物」,纳米孔测序究竟有哪些技术优势?为了让大家对纳米孔测序技术及研究应用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12 月 7 日 14:00~16:00 点,Oxford Nanopore 开展「Oxford Nanopore 核心实验室线上研讨会」,特邀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龚亮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张兴坦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鹿东东助理研究员,为大家带来纳米孔测序技术在肿瘤诊断、基因组学、微生物及作物研究中的应用分享。现报名观看直播,更有机会赢取蓝牙无线鼠标、电脑支架、U 盘、丁香园湿纸巾等精美礼品!


▼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精彩内容抢先看:



主题一. 纳米孔测序在医学基因组学中的应用:从基础到临床


龚亮 研究员  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


结构变异数目多、类型复杂,但基因组中存在大量重复序列和低复杂度序列,短读长测序只能分析少数简单类型的变异。纳米孔长读长测序在检测结构变异时具有高灵敏性和高准确性。全面解析基因组结构变异有助于理解其产生和变异的分子机制,进一步阐明其参与转录调控的作用模式,能为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精准医疗提供新思路。


主题二. 基于 Oxford Nanopore 测序的技术革新及在作物中的应用


张兴坦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甘蔗复杂的基因组特性,严重制约其现代生物育种进程,现团队基于单分子测序的多重三维染色质构象捕获(Pore-C)等技术,借助其长读长测序、可以捕获多种互作子以及区分等位甲基化的优势增加同源染色体的区分度,开发新算法和实验方法,解决多倍体的染色体分型组装。


主题三. Nanopore 三代测序技术在作物中的应用


鹿东东 助理研究员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作物基因组测序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随着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作物基因组测序的质量和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Nanopore三代测序技术能够产生更长的读段,有助于解决基因组重复序列的拼接和注释问题。通过作物基因组测序,可以获得作物基因组的完整序列信息,揭示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基因结构和功能,为作物的遗传改良、育种和基因组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会议日程



内容策划:邹礼平
内容审核:朱超敏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观看直播~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