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验孕史上,无数植物、动物曾前仆后继地牺牲。古埃及时期,人们用女性尿液浇灌谷物,做发芽测试,如果浇水的谷物发芽,则代表女性怀孕 …… 从中世纪到十七世纪,更是出现大批「离谱的实验」,比如牛奶漂浮在尿液的表面则代表怀孕;睡前喝甜饮料,若早上发生肚脐周围疼痛,则意味着怀孕 ……
几百年间,女性和医生被这些离奇的验孕方法折腾得筋疲力尽,也得不到一个准确的检测结果。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验孕的「转机」出现了 —— 但倒霉的却是一大批小型动物,这也间接导致了 90 多个物种因「人类验孕」而灭绝。
灭绝故事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发现。
5 只乳鼠凑成一只「验孕棒」
1920 年,人们发现了一种只存在于孕妇尿液中的激素 ——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这一发现让精准可靠的妊娠测试成为可能。渐渐地,验孕检测工具从「歪门邪道」,走上了「正路」。
但是所有实验、测试的第一步,都不是人类,而是可怜的实验动物。
「如果尿液中含有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那它一定也能促进其他哺乳动物的性腺发育!」德国医师伯恩哈德 · 桑德克(Zondek)和塞尔马 · 阿什海姆(Aschheim)一边打量着人类尿液,一边看向实验台的小白鼠,两人一拍桌子,发明了 A-Z 验孕法。
简单来说,这一验孕实验过程是将怀孕女性的尿液注入小白鼠体内,通过解剖小白鼠的卵巢,观察其是否「早熟」来判断是否怀孕。
每进行一次 A-Z 实验,便会牺牲 5 只 3~4 周龄,尚未完全离乳的雌性小鼠。它们的平均体重仅有 6~8 克,却要在 48 小时内,承担总共 1.2~2.4 毫升的人类尿液注射。经过平均 100 小时的漫长等(zhe)待(mo)后,人类可以读取验孕结果。若小鼠出现卵巢充血、有出血体和较多的黄体,则表明是阳性,也就是说,这位被检测尿液的女性是怀孕的。最后,5 只小鼠会在人类的欢呼声中,惨淡离世。
小鼠版 Aschheim-Zondek 测试
不过,这个实验的缺点也很明显,等待的周期很长。科学家们考虑到等待成本后,将实验对象换成了小白兔,检测周期只需 36 小时。
1 只兔子可验孕 3 次
20 世纪 30 年代初,宾夕法尼亚大学医生兼生理学研究员莫里斯 · 哈罗德 · 弗里德曼开发了「兔子测试」(弗里德曼测试),作为对 A-Z 测试的修改优化。弗里德曼证明,孕妇的一剂尿液能够诱导性不成熟的母兔排卵。而且,这项实验可能不需要杀死兔子。似乎更「道德」了一些 ……
弗里德曼将女性的尿液,注射到雌性兔子的耳静脉中。如果尿液中存在 hCG ,母兔会在 48 小时内排卵。评估卵巢时,需要在麻醉下剖开兔子的腹部,出现卵泡和新鲜的黄体则表明结果为阳性。
弗里德曼测试
理论上,再经过大约 3 周的休息后,这只兔子是可以再次「上岗」用于测试的,但累计不能超过 3 次。然而,具体在实践中,却不是这样 …… 大多数检测出呈阳性的兔子都会在测试后,被立即杀死。弗里德曼测试盛行的日子里,人类竟恶趣味地发明了一种口语,「兔子死了」=「你怀孕了」。
虽然残忍,但是 A-Z 测试和弗里德曼测试的准确性是非常高的,在当时已经达到了 82.5%~99.5%,远超不靠谱的植物实验。
但人类依旧不满足,使用兔子进行检测虽然降低了时间成本,但是一只兔子还是要花不少钱的。为了同时降低动物成本,1930 年,科学家把目光看向了一种数量庞大又好抓的动物 ——0 元购的非洲爪蛙。
青蛙「验孕」间接导致 90 多个物种灭绝
1947 年,青蛙验孕测试 ——Hogben 测试,由此诞生。科学家们发现非洲爪蛙是唯一一种对孕妇尿液中存在的促性腺激素敏感的蟾蜍物种。
操作手法也是腹腔注射,研究人员将一名妇女的尿液注射到非洲爪蛙体内,来观察排卵情况。与使用小鼠、大鼠或兔子的测试相比,青蛙有了更明显的优势:首先一只青蛙可以多次测试,读取结果时不需要杀死动物或打开动物的腹腔;第二个显著优势是等待结果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被检测的女性怀孕,一般青蛙会在 2 到 8 小时内排卵。然而,如果尿液来自非孕妇,青蛙就不会产卵。
Hogben 测试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便捷的实验,差点导致青蛙灭绝,也间接导致了 90 个物种的消失。
20 世纪 60 年代,当生物测试被实验室免疫化学测试取代。青蛙也离不开被「淘汰」的命运 ……
一些医院将从南非进口的不需要的非洲爪蛙释放到野外。被肆意「放生」的实验动物中,一种致命的真菌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流行开来。讽刺的是,小动物在为人类验孕事业奉献终生的同时,却让其「亲戚」迎来了「灭门之灾」。
蛙壶菌,这是一种真菌,并不会让宿主致命,但其他两栖动物就没那么幸运了,据统计,受到蛙壶菌影响的蛙类有 200 多种,对于当时蛙类来说几乎灭门,此外,还有近 500 种两栖动物数量急剧下降,90 多个物种灭绝。
在实验动物管理法尚未普及的 20 世纪,这类事偶尔发生。但如果发放到现在,这些非洲爪蛙可能会受到严格的监管。
实验室多余动物,要怎么处理
把多余的实验动物放回大自然,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会带来严重的自然破坏。比如:破坏当地的食物链成为外来入侵物种、携带的致病菌可能在种族间爆发。
若发生实验动物逃逸,怎么办?
实验动物若发生传染性疾病,可以这样做:
1.立即报告医院生物医学中心主任、医院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和市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
2.将死亡或患病动物所在区域划为污染区并和临近区域隔绝开来。包括在门口设置消毒区,暂时密封该区域门窗。
3.不得转移临近区域内的动物,防止扩大疫情。
4.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该污染区,进入过该区域人员需进行登记并严禁进入其他动物饲养室,离开该污染区后要进行严格消毒。
5.组织专业人员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动物传染病,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参考文献:
1、Lis K. From Cereal Grains to Immunochemistry-What Role Have Antibodies Play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Home Pregnancy Test. Antibodies (Basel). 2023 Aug 31;12(3):56.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室管理规范》
编辑:GrayPlus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合作:jiangjiahui@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