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河北医科大学突发爆炸,疑似药学院实验室

2023-12-01 10:0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第九棵橡树
字体大小
- | +

11 月 30 日上午 10 点 30 分,河北医科大学中山校区一教学楼突发爆炸,并且燃起了大火!这场爆炸事故瞬间将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谁也没有预料到 11 月的最后一天,竟然是以这种危险的方式结束,给奋战在实验室一线的科研人们敲响警钟。


来源:网络

来源:新浪新闻


从网传视频画面可以看出,这次爆炸产生的破坏力相当巨大,现场火势猛烈,浓烟滚滚,不断地从教学楼中部窜出,窗口处甚至能看到明火。据目击者称,疑似听到「爆炸」声后起火,该栋教学楼窗户玻璃爆裂,火灾发生屋内物品摆放混乱,杂物堆积。


所幸,消防人员接到火情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灭火,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河北医科大学就此事做出了情况通报,称中山校区药学院楼 4 层天然药化实验室(1 间)起火,楼内人员全部短时间内疏散,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实验室事故频发,令人揪心


一直以来,伤害科研人的不仅是难发的论文、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有潜伏于实验室各个角落的安全隐患,令人脊背发凉。一旦隐患得不到妥善处理,突然爆发,便是无法挽回的实验室事故,其中生化实验室首当其冲。


2023 年 8 月 17 日,我国台湾大学化工系实验室爆炸起火,据事故调查显示该校化工系学生于实验室中因实验操作不慎而引起爆炸,火势已扑灭。期间共出动消防车辆 20 辆、救护车辆 8 辆、指挥车 5 辆、人员 91 名前往驰援,火警疏散 11 人,其中 9 名学生受伤,2 位烧烫伤、7 位吸入性呛伤,皆已经转送医院急诊室做后续治疗。


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虽然未造成人员死亡,然而烧烫伤、吸入性呛伤给人造成的身心痛苦与康复治疗,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如影随形。


来源:网络


2021 年 10 月 24 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火光从楼里冒出并伴随巨响声。令人悲伤的是,这次爆炸事故共造成 2 人死亡,9 人受伤。


这些伤亡者中,有同学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有同学是研三的学生,工作已经确定,只等待毕业,进入社会大展拳脚。然而,一场实验室爆炸事故,让所有美好的生活戛然而止,令他们原本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未来变得茫然失措。


这不是简单冰冷的数字,这是活生生的十一个年轻生命,更是十几个承受着悲伤与痛苦的家庭! 


来源:新京报视频号


2016 年 9 月 21 日,上海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实验室发生爆炸,实验室一片狼藉,满地污水,触目惊心。2 名研究生面部、眼部受重伤被送医救治,1 名学生受轻微擦伤,暂无教师受伤。


事故发生后,校方向各大院系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迅速对所有实验室开展安全检查,吸取教训,防患未然。然而,爆炸原因暂时无法判定,究竟是物理性的高温高压因素,还是实验品的化学反应因素,或者是实验人员操作不当的人为因素造成爆炸,实验室事故的复杂性、突发性与危害性,令事故的判定犹如雾里看花。


然而,对于面部和眼部受伤的研究生而言,年轻的他们遭受如此严重的事故,内心的阴影与伤害,以及未来可能会带来的不便与困窘,绝不是简单的安慰能够抚平的。


来源:网络



实验室事故频发,究竟何时休?


海恩法则提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 必然有 29 次轻微事故和 300 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 起事故隐患。以实验室为例,安全事故常常暗流涌动,轻则造成实验室财产损失,重则导致室内人员受伤、流血甚至死亡。


曾有学者对 1986—2019 年 150 起实验室事故的类型、危险因素、环节以及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火灾、爆炸和毒害性事故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死亡比例最高的为爆炸。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实验室事故相关新闻爆出,让所有人陡然进展。科研人原本只想安安稳稳做研究,却不曾想在实验室中竟然面临着如此之大的风险。


来源:参考文献


曾有学者对 150 起实验室事故做过专门的统计与研究,以生化实验室为例,其中危险化学品事故高达 62%,仪器设备事故 23.33%,线路安全事故 8.00%,生物安全事故 4.67%。这些数字充满了血与泪,是前人们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甚至已经造成死亡,让数百个家庭分崩离析。


那么,实验室安全事故为何频发,我们该如何预防,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呢?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杨士烑教授团队曾报道了近 10 年来中国科研机构实验室中发生的部分爆炸事故,对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调查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首先,应在相关研究机构与实验室建立有益的安全文化,制定培训与管理制度,切实尊重研究人员的生命和健康。人人警钟长鸣,切实树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与他人的人身安全负责的观念。


其次,研究机构应当为研究人员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设备,以确保安全。在实践中应采取合理可行的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炸对研究人员的物理影响, 


来源:国家消防救援局


最后,以众多实验室安全事故为教训,可以看出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全面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规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才能将危险尽可能地扼杀在萌芽之中!


科研不易,实验室安全更要重视,愿每位科研人安安稳稳实验,顺顺利利生活!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