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送外卖被导师踢出群聊,看完研究生的工资条,网友:这波我站外卖小哥

2023-10-19 18:07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SOOF  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前些时候,有网友在豆瓣上分享了一则趣闻,一个研究生因为微信昵称叫做「药膳鸡校园配送赵姐(不接急单)」,在参加线上组会时,被导师移出了会议,并被点名批评。
图片来源:豆瓣
这样一个充满了浓浓「兼职风」的昵称,出现在课题组的会议室里,引得导师屡次将学生移出会议,俨然就是大型社会性死亡的现场了。
对于研究生而言,在上学期间,要找一份兼职,可以说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但有时候这样决定并不能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
这不,就有个网友因为兼职和导师相处不愉快,遂在某乎提问:「这样的导师该如何相处」。
图片来源:知乎
据悉,该网友找了一份海底捞的兼职,在和导师请假时,导师认为学生浮躁,没有好好做科研,让其在钱和知识当中选一样。
图片来源:知乎
当然,这个胖友最后选择了知识,辞去了兼职。
为此,不少导师也感慨,这届学生真心不好带。但事实上,选择去兼职或许并不是研究生们在闲暇之余脑袋一热的选择。毕竟谁都知道读研是件时间紧任务重的事,实验做到吐,论文写到后悔上岸,是同学们最常吐槽的点。
导师选得不合适,痛苦与导师沟通不畅,痛苦写论文,发文章都有要求,用尽力气难完成,痛苦课程多,任务重,理科生做实验,文科生读文献,痛苦面临延期毕业,痛苦能正常毕业,找工作却不顺利,痛苦…… 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以上的问题也许咬咬牙就坚持下来了,寒窗苦读嘛。但是,这些都不是最大的问题,读研时最大的痛苦主要还是穷啊!
来源:小红书
现在物价很高,如果不是家底厚,读博在经济上真的很难。有师妹在读博后吐槽说,本科的时候课业轻松,只要能把考试应付掉就行,平时还能打个工什么的赚点外快。但读研后人被耗在实验室,发的那点补助吃穿还够,其他的就不要想了,本科期间一直用的护肤品都快续不起了,日子过的实在是捉襟见肘。

来源:小红书

2022 年 Nature 做了一个全球调查显示:45% 的研究生因缺钱想弃学!


来源:Nature
是当自己同级的同学已经开始步入职场搞钱搞得风生水起的时候,看着自己手里每个月微薄的生活费,不禁切实体会到了「为科研献身」的感觉。

你赚钱养家,我每个月到手几百苦哈哈,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今年 6 月,58 同城发布《2023 年毕业季调研数据报告》。数据显示,00 后有近六成毕业生,税前平均月薪高于 8000 元。单从纸面数字看,这个成绩甚至比 95 后还要好!
图片来源:中新经纬
从 2023 年毕业生所在行业薪资水平 Top10 排行来看,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依然是最热的,薪资水平最高,平均月薪达到 11607 元。
平均月薪也同样过万的,还有制造业、房地产/建筑业、金融业、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分别排列在二至五位。
而服务业、贸易、交通相关行业的月薪资平均水平则都低于 8000 元,最低的只有 6500.5 元。
图片来源:58 同城


别找了,生物和医学没上榜。



那么相对于职场,那些认真搞科研的 90后、00 后们,在经过又穷又苦的读硕读博的日子后,未来会变得更好吗?

年轻人,你的福气还在后头!
小蔡是一位计算机领域的硕士,读研过半就完成了毕业需要的硬性论文指标,研二就得到机会在阿里实习,因为表现优异,她毕业后直接入职阿里。几年时间当上项目组的技术骨干,收入暴涨。不到十年就在杭州买房买车,还被评为杭州市高级人才,实现了在准一线城市落户扎根的目标 。
2022 年 7 月 1 日,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发布了一则拟聘公示,其中就包括一名叫做李悦文的 00 后,她以工学博士学位受聘于该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特任副研究员岗位。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作为走在科学发展前沿的研究生,倘若能抓住机会,在读研期间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最全面的理论与最尖端的技术,那无疑是对自己今后的发展的巨大投资。


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在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便是努力把自己的研究做出成果,将之转化为文章。
知乎上曾有人提问:那些硕士或博士期间科研灌水,狂发论文的人后来混怎么样了?
图片来源:知乎
有人回答说,能做到狂发论文,至少说明两点,一方面,有这样的能力的人,英语很好,阅读文献的能力强,看过的论文也多;另一方面,这样的人科研写作能力强,逻辑性好。
能输入能输出,这样的人,40 岁之前成为 211 大学的教授博导,算是很正常的。
如果不去高校呢?努力搞好科研,在找工作时会有优势吗?答案是肯定的。
读研期间系统钻研某个领域,小有所得并发表论文。这种经验和能力非常重要。有学医的网友说,正是因为读研期间没有摸鱼,才有机会在临床中发现新点子,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发表论文,随后在同事中脱颖而出,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
不论是本科还是硕博,不论是认真搞科研还是划水混毕业,路都在自己脚下。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未来总不会差。



编辑:GrayPlus题图来源:网络投稿:jiangjiahui@dxy.cn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