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星新闻、齐鲁博士论坛
9 月 23 日,一名博主在社交网络平台分享一篇硕士研究生论文《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论文小节标题中包括「遭遇『下马威』」、「苍白蜜月期」、「实习风波『劫』」、「相识的尴尬:『我当时真的特别傻』」、「导生情感淡漠:『对对对』」、「悄然离去:『不想再有什么纠葛』」 等,博主称其 「学术圈自己的小说」。该分享获得过万点赞,涉及的论文随之受到关注。
9 月 25 日,红星新闻记者在中国知网查询到了这篇名为《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的论文,论文显示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相关专业 2014 级的学生。该论文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于 2017 年完成。红星新闻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两位硕士毕业生处获悉,该论文作者确实曾在华东师大教育学系就读研究生。
论文中,作者以访谈方式对话、还原、分析了一起某高校研究生「换导师」事件。主要访谈对象为更换导师的同学,这名同学提到,自己被调剂分配至一名导师门下,数次与导师发生矛盾。
根据论文内容:学生和导师对于论文选题分歧较大。学生在完成导师安排的实习后,希望能从事另一学科,「她(导师)就非常的不高兴」,导师先回避了这个话题,接着说「我不关心你毕业以后当什么老师,现在我们先把开题这个事解决了」。在选题过程中,学生认为导师从各个方面否定自己的选题,并且带着情绪,没有明确的理由。
在导师催交论文的情况下,学生选择了报名实习,导师认为「去实习你就完成不了论文」,学生则觉得「就算我拿不到学位,我也不要在这个学校待下去了」。最终,学生通过更换导师解决了问题。
论文表明,这位导师并未接受作者的访谈,而当事学生同门的一位师兄则接受了访谈,当事学生和同门师兄都提到对导师的感受是「控制欲强」。
这位师兄最终选择沉默应对。
在「反思换导师事件」这一部分中,作者认为,存在导师准入制度固化封闭、导生匹配制度僵化单一、教育性和学术性淡化、导师评价主体单一、导师评价过程和方法缺乏系统性、导生主体责任意识不足等情况。此外,作者还提炼梳理了五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分别为师徒关系、雇佣关系、导学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合作伙伴。
截至记者发稿,该论文知网下载量已超过 7000。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认为论文内容有趣、想看。而对于论文中的案例,网友也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自己和主人公一样,也有人认为这是学生过于任性。还有声音指出,这一研究题目能作为学位论文,本身也体现了学校的「开放和包容」。
生物学霸投稿征集活动持续进行
好文不怕贵,舍得给稿费
如果你有优秀的作品或者合适的选题均可联系我们
只要被采纳,都能获得丰厚的稿费~
投稿邮箱:jiangjiahui@dxy.cn
合作微信:xunbajundxy
此外可为课题组代发研究宣传,招聘启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