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岁任 985 正教授,「90后」教授潮来了!

2023-09-20 18:05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来源丨麦可思研究、材料学网


31 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新任正教授高昊宇成为了北京化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不仅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深造,还获得了香港城市大学的博士学位。这位年轻有为的学者于 2019 年加入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担任金融学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高昊宇教授的履历再创新纪录,他成为了人大新世纪以来自评的最年轻教授,也成为第一位「90 后」教授。


不仅如此,与他一同获得教授职称的还有三位同样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其中两人仅 34 周岁,另一人则为 35 周岁,他们均以「破格晋升」的方式获得了这一荣誉。人大方面表示,学校已开启各类晋升通道,既鼓励竞争又尊重贡献,让各类人才能够各展其才、互不干扰。其中,优秀的青年人才有机会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而表现极其出色的讲师和副教授则可以直接晋升为教授二级或三级岗位。这些举措无疑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多校已涌现 90 后教授、副教授




你知道吗?在人大高昊宇之前,已经有很多高校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教授,这些教授都是「90后」,有的甚至是副教授或教授。想知道具体情况吗?华中师范大学两年前召开了一次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有一个年轻人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当时才 29 岁的邹红军。他是当年新入职教师的代表,现在已经非常出色地成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他的研究方向非常有意义,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哲学。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邹红军
在陕西师范大学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后,邹红军被保送到东北师范大学,以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在 2018 年更获得了硕博连读的资格。邹红军的学术实力让他直接从博士阶段跃升为副教授,这显然是他在学术领域展现出的非凡能力的体现。在攻读硕士的两年间,邹红军的课程成绩几乎都在 90 分以上,这足以证明他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知识。
而且,他还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了 7 篇论文,其中 CSSCI 论文高达 6 篇。在攻读博士期间,他的表现更是让人瞩目,他的专业课成绩平均分高达 90 以上,专业排名第一,累计发表的学术论文更是高达 19 篇,其中 CSSCI 论文有 11 篇。在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5 月的访学期间,邹红军的学术产出更是惊人。他撰写并发表了 4 篇 CSSCI 论文,这实在令人赞叹。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斯蒂格勒论教育的本质、危机及其拯救》一文,竟然能在教育学顶级期刊《教育研究》上发表。这是国内首次对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内容更加吸引人且易于阅读:山东理工大学的刘聪是 1990 年出生的首批「90 后」,她在 2019 年 4 月完成了博士论文,然后回到老家淄博结婚。让人惊讶的是,她申报的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竟然成功了。在博士论文答辩会三个月后,她收到了入选的信息,并凭借山东理工大学「人才优先」战略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从博士毕业生直接提拔的直聘教授,年仅 29 岁。 
以下是一些引人注目的女性学者: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副教授王笑楠入选了 「2022 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 50」;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油地质系系主任、副教授党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副教授宋弘获得了「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这一殊荣;2018 年 1 月,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刘明侦教授走马上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树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这些女性学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展现出了女性的智慧和力量。
西安石油大学副教授党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杨树
这些年轻有为的学者无一不是「90后」,都评上了副教授、正教授,还有出任系主任、副院长等管理要职的优秀人才。
不拘一格「选」人才

一群年轻学者突然崭露头角,打破了大众心中教授都是老态龙钟的刻板印象。这些青年才俊得到提拔重用,例如邹红军、刘聪等一入职就被评为副教授、教授职称。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本身实力出众、能力超群,而且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再到各大高校都在改革教师评价制度为优秀人才晋升打造了更为便捷的通道。2021 年 1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这些年轻学者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让我们相信中国教育事业将会蒸蒸日上。

结语

不少「90后」已经进入三十多岁的人生阶段,正是年富力强、学术教学工作出成绩的黄金年龄。随着「破五唯」改革逐步深入,各高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日趋完善,人才晋升渠道更加优越。我们相信,更多的青年教授、副教授将会涌现,让有才之士能「名正言顺地」从事科研教学管理,激发人才更大的创造力。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